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基础知识(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7-25 出处: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l分)
(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诗人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2分)
(3)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1分)
(4)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分)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 ____________地响。
(2)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____________变形。
(3)jiū zhàn què cháo ____________,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4)皮肤cáng wū nà gòu ____________,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B.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修茸一新。
C.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家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土“的理念”)
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淡淡的怜惜,王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高适的《别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中送客的不舍和为国成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个字。(2分)
 
(2) 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2分)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雄心。
 
 
 
答案:
一     24
1      10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为止。
(1)    1      草色入帘青
(2)    2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3)    1      无可奈何花落去
(4)    2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5)    4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所考篇目均来自课标篇目,考生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句子,答题完成后要认真核查,避免出现大意性错误。
2      4     (1)嘹亮  (2)褶皱  (3)鸠占鹊巢  (4)藏污纳垢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这几个词语,对于不留意课后读读写写的考生,有些词语不一定能够写正确。本题也提示考生,要注意汉字的书写,复习时要认真对待课后读读写写,熟悉里面的字音、字形、和字意。
3      3      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攻击或损害”,与语境不合,此题因不理解成语含义而错用。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望文生义,凭借感觉答题,要了解成语的真实意义及其适用语境。同时要使用排除法,快速准确选出答案。
4      3      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语序不当,应该把“高高兴兴地”调至“他把”两字之间。
5      4     (1)示例:山水诗淡泊清新、边塞诗雄浑悲壮,构成了盛唐诗坛两种风貌。
(2)示例:《竹里馆》书写幽美  描绘士大夫诗意生活
【解析】(1)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首先要运用“答案在文中”的原则,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整理。语段大意很简单,主要写了山水诗和边塞诗。结合关键语句“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即可整理归纳出答案。(2)本题考查句子仿写。题干已经给出仿写的句子及句式,考生可结合材料,选取相关内容进行仿写即可。
出处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基础知识(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3 《富贵不能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4 《旧唐书·文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5 《北斗,国之重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6 明前茶《与母亲相守50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7 2020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目
8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9 古诗文默写(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10 字音字形(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11 词语使用不恰当(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12 病句(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13 信息提取与概括(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积累和运用(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1年青海省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