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2017年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2-29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朗(rùn)        祭(sì)      心旷神(yí)
B. 栏(zhà)        妖(ráo)    筹交错(ɡōnɡ)
C. 抖(shù)        应(hé)      无人问(jīn)
D. 案(dú)          使(chāi)  一碧万(qǐn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妥帖            隔漠            自出心裁
B. 贮蓄            宽敞            世外桃源
C. 俨然            烘托            因地治宜
D. 鳞峋            鸿儒            温故知新
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 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 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B.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C.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D. 是否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保障。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 “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 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 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6.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家书,通过古代文人的装点状绘,从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专属中,逐步递升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成为瑰丽的文化遗产。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成为垂范后人的政论经典;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成为自唐以来的散文名篇;怀素的《苦笋帖》,         ,成为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
①以信函形式,酣畅淋漓地倾诉对友人的信任和欣赏
②以书信文体,旗帜鲜明地表达政治主张和变法态度
③以信札体裁,彰显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的线条美感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B.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小令,一般只有一个曲牌。
C. “万钟于我何加焉”“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
D.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端午”是其中的一个节气。
8.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智真长老让他去投奔智清禅师,并赠他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这四句话暗示了鲁达一生的起伏,为他的命运发展作了铺垫。
B. “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煞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变作红孩儿,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C. 格列佛再次航海,登上了大人国的岛屿,他向国王夸耀自己国家政治清明、法律公正,却遭到国王的驳斥。这其实是作者对腐败的、不合理的英国政治制度的批判。
D. 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写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蔑视”;写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异曲同工,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答案:
一、(共16分)
1. (2分)C  【解析】C项中“抖擞”的“擞”应读作“sǒu”,“应和”的“和”应读作“hè”,ABD三项正确,故答案选C。
2. (2分)B  【解析】A项中“隔漠”的“漠”应写作“膜”;B项中没有错别字; C项中“因地治宜”的“治”应写作“制”; D项中“鳞峋”的“鳞”应写作“嶙”。故答案选B。
3. (2分)D  【解析】A项中“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壮丽而多变化,用在句中形容森林公园的景色壮丽多变,使用恰当;B项中“对答如流”指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用在句中形容竞答选手的反应和口才,使用恰当;C项中“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用在句中形容早教机构和课程花样多,使用恰当;D项中“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在句中形容男女同学的打扮,对象误用。故答案选D。
4. (2分)A  【解析】A项没有语病;B项成分残缺,“是”后面缺少宾语,可在“成果”后加上“的高规格论坛”;C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后面的“广阔前景”搭配不恰当,可改为“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开辟了我们民族科技发展的广阔前景”;D项两面对一面,前面“是否”是两面,后面“是……的保障”是一面,应将“是否”删去。故答案选A。
5. (2分)D  【解析】A项中,“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这里校工说自己收下礼物用“笑纳”,不得体; B项中,“君子成人之美”指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这里指给同桌抄作业,显然不是成人之美,不得体;C项中,其语境是西瓜滞销,小京要写促销广告,“多食无益须谨慎”不符合促销广告的要求,不得体;D项中,张阿姨运用幽默的语言化解“我”的不安,得体。故答案选D。
6. (2分)C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题干和选项的内容,抓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关联点,合理选择语句。第一空根据“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和“政论经典”可知选②,第三空根据《苦笋帖》和“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可知选③,然后运用排除法可知第二空选①,最后,验证答案,《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①中的“友人”正好对应,正确顺序应为②①③,故答案选C。
7. (2分)D  【解析】D项中,端午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ABC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选D。
8. (2分)B  【解析】B项中,孙悟空变作牛魔王模样骗走了罗刹女的芭蕉扇,B项内容表述有误,故答案选B。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积累和运用(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1年青海省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