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孔子世家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1-01 出处: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①行止②。”虽不能至,然心乡③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②止:语助词。③乡:同“向”。
 
12小智同学想要知道“可谓至圣矣”中“至”的意思,他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出“至”的四项释义,他应该选(    )(3 分)
A.到            B.到达了极点          C.极、最         D.通“致”,招致,达到
 
13.文中作者“适鲁”的原因是 _______,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孔子 _______的感情。(第一空用原文填写)(3 分)
 
答案:
12.【答案】C
【考点】文言文实词理解
【解析】“可谓至圣矣”意为:(孔子)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至”在本句中为“最、极”之意。
13.【答案】想见其为人 无限敬仰(或“景仰”“尊崇”等)
【考点】文言文意理解
【解析】“适鲁”即到鲁地去。“适”是“到……去”的意思。根据文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可知,正是由于太史公对孔子的为人很向往,所以才到鲁地去。
本文作者首先引用《诗》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孔子的高度赞美。接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表达出作者对孔子的向往。之后写自己读孔子的书、参观孔子的庙堂等,心中徘徊留恋。最后,评价孔子为“至圣”,这是对孔子极高的评价。由此可见作者对孔子的无限敬仰(或尊崇)之情。
文章翻译:太史公说:《诗》上有言:“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达不到这个境地,但心中总是向往着他。我读了孔子的遗书,向往他的为人。到鲁地去的时候,我参观了仲尼的庙堂,以及他遗留下来的车服和礼器,那些读书的学生,都还按时到孔子的旧家来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不愿离开。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贤人也算得多了,活着时都很荣耀,到他一死就什么也没有了。孔子仅是一个平民,他的道统家世至今传了十几代,学者们都很尊崇他。从天子王侯以下,凡是中国研讨六经道艺的人,都依着孔夫子的话来做最高的衡断标准,孔子可以说是一位圣明到极点的人了!
出处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资料
1 2021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2021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3 积累与运用(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4 《读书的用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5 《渔家傲》《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6 《孔子世家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公益广告讲解(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8 《家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9 非连续性阅读(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10 2021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目
11 书法(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12 语法知识(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13 《红星照耀中国》《红岩》名著阅读(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14 仿写句子(2021年山西省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孔子世家赞》ppt课件3
《短文二篇》(孔子世家赞,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学案
《短文二篇》(孔子世家赞,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教学设计2
《孔子世家赞》导学案
《孔子世家赞》学案
《孔子世家赞》教学设计3
《孔子世家赞》说课稿
《孔子世家赞》ppt课件2
《孔子世家赞》ppt课件1
《孔子世家赞》教案2
《孔子世家赞》教案1
《短文二篇》(孔子世家赞,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教案1
《孔子世家赞》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