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发明》说课稿
说教材
《最糟糕的发明》一课是关于环保的一篇课文,文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详略得当,语言平实质朴,向我们讲述了塑料袋的危害以及各国防治塑料污染的措施。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我们不仅要明白课文内容,还要学习这种说明事理的方法。
说教法 1.体现语文教学活动重在情境化,教科书中的插图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可以成为学生感受的切入点、反思的出发点和想象的支撑点。本课的插图突出了环保的主题。 2、多形式反复读,找关键词并用替换的方法来增进对重点词的理解,进而达到对整个重点句子的把握。真正做到读、思、议的有机结合。
说学法 学生以自读、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读为主,掌握通过对词的理解把握重点句的学习方法,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达到从读中感悟生活,读、思相结合。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尊重个性化理解,增加互动,形成多向“对话”,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化阅读理解。 说教学目标
1.认识“糟、糕、装、既、便、因、材、烧、亡、科、需、浪、各、强、技、类”等16个生字,会写“亡、年、件、材、相、利、料、度”等8个生字,能理解“糟糕、轻便、造福”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塑料袋带来的危害。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
知道塑料袋带来的危害与各国的环保措施。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过程
我安排两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中,有这样你各环节:
一、 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谜语“有纸像个谜,透明如玻璃。可来当容器,说来真稀奇。”(打一生活用品)让学生猜谜,公布谜底后讲解塑料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家庭都使用过塑料袋。今天它竟然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板书课题:14.最糟糕的发明)学生看课题,质疑:为什么它会成为“最糟糕的发明”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出示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三、读文理解内容,理清思路。主要分三步进行:一读课文,识记生字;二读课文,读通句子;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有以下环节:
一、复习课文,回忆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然后导入新课。
二、重点讲读,体会写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引出下文的表达方法,掌握学习方法。学练结合,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鼓励创新。要求大家开一次讨论会,说一说我们该怎样保护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教学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始终。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读书,在读中明白事理。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情感的提升,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尊重和认同,也是是我的坚守。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塑料造成的污染一目了然。
板书内容: 14.最糟糕的发明
难以处理 难易腐烂
污染土壤 污染空气
危害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