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歌声》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3-21


 
  《歌声》是二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件感人的故事——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触礁沉没,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挣扎。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海里一边挣扎一边唱歌,她的歌声给了大家勇气和力量,激励落水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她的歌声也引来了救生船。她用歌声救了落水的人们。
  这篇课文含义深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篇难度较大的课文我该如何由浅入深地把握,使二年级学生既可以接受又能有所提高,是我教学的关键。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断断续续”和描写歌声及小姑娘的句子。
  3、熟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

  在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便从以下三个环节设计、展开课堂教学的。

  一、以读为本,抓住“歌声”这一线索,开展阅读教学
  1、通过读,了解课文中的歌声是怎样的歌声。
  课文以“歌声”为线索贯穿全文。当马金纳筋疲力尽、深感绝望时,远处海面上传来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顿时给了他力量,他奋力朝歌声传来的方向游去;小姑娘不停地唱着歌,远处的人们也像马金纳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援救的人们也听到了小姑娘的歌声,于是“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落水的人们终于得救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课文入手,让学生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同时圈出描写歌声的词语。这里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静心读文中,圈划词句。又根据本单元的目标“理解词句”,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歌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从而引出课文中三句句子:“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再读句子理解“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意思,又通过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理解歌声是怎样救人的。
  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歌声是怎么救落水的人们的。我利用学生以往学习的经验,如《海上救援》《海上飞机》等,让学生思考通常人们是怎么进行救援的,同时又提出课文为什么说是歌声救了大家,引发了文本和生活经验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文寻找答案,从而对歌声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1)歌声给马金纳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2)歌声给其他落水的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3)歌声给救援队传递了信息。
  也许,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能找到句子,但是他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这“歌声”到底在落水的人们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感,它是怎样给他们增添勇气和力量的,教师必须带领孩子再次深入课文。教学时,我注意引读重点句子,理解关键的词语,创设情景展开想象说话,层层深入,解决难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
  读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更要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在了解内容之后,更深层次的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姑娘在大海中不停地唱歌很不容易,我先让孩子们听了海浪的声音,再来读好句子。又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后心情,我用引读的形式进行情感的渗透,使他们在读后有所悟。教师通过引读,渗透情感;通过范读,激发情感;通过媒体,提升情感;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4、精心设计教师的引语,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情景的创设,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歌声》这样的文章,蕴涵着一定深刻的意义,二年级学生还很难感受到。这时,老师需要下功夫思考、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引语,通过不露痕迹地暗示、启发,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思索、感悟。为了让学生体会是怎样给落水的人们增添勇气和力量,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引语:“当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马金纳已经——,救生船却迟迟没有来。马金纳甚至有些——,他认为毫无生的希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海水是那么寒冷刺骨,如果他再不游的话,一定会被冻死。可就在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歌声,那歌声是如此的清脆、激昂。在歌声的鼓励下,马金纳终于又鼓起勇气,又有了生存的希望,还有人活着,他怎么可以就这样绝望了,就这样轻易放弃生命,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于是,马金纳顿时觉得——”
  教师的这些精心设计的引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再读中感受课文的道。

  二、注重积累、读讲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语言实践的方式是多样的,实践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开展了许多语言实践活动。
  语言实践活动之一——词语的积累
  教学引入时,我就开始注意词语的复习和巩固,积累了曾经学过的描写歌声的词语。在这篇文章中也有许多描写歌声的词语,教学时我又适时罗列,让学生读词积累。
  语言实践活动之二——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语言积累最好的方法之一,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在教学中,我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通过读感受小姑娘的乐观、开朗;通过读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后的变化;通过读积累说话的语言材料……
  语言实践活动之三——说话的练习
  说话的训练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特色,一共有三次说话练习,这三次练习是层层递进的。第一次说让学生谈谈马金纳心里想些什么。第二次说是让学生说说其他落水的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从说单个人的心理想法到说多个人的说和做,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两次说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三次说是让学生在学了课文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歌声会给自己带来些什么。这是在学了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感悟的说。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深刻地体会到,要上好新教材不容易。尤其像《歌声》这样的文章,能做到难文浅教,需要老师潜心钻研教材、从学生学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歌声》ppt课件4
《歌声》ppt课件3
《歌声》ppt课件2
《歌声》ppt课件1
《我必须去》说课稿
《小鱼的梦》说课稿
《陈毅探母》说课稿
《端午粽》说课稿
《南极风光》说课稿
《别人的妈妈》说课稿
《家是什么》说课稿
《聪明的牧童》说课稿
《打碗碗花》说课稿
《矛与盾》说课稿
《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理想的翅膀》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
《池塘边的叫声》说课稿
《荷叶圆圆》说课稿2
《荷叶圆圆》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2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咕咚》说课稿
《编写故事》说课稿
《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说课稿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稿
《太阳的话》说课稿
《蜘蛛开店》说课稿
《军需处长》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小蜗牛》说课稿
《太阳的颜色》说课稿
《提灯女神》说课稿
《歌声》教学设计2
《歌声》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