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寻找时传祥》教学设计7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05


17.寻找时传祥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写作背景,学会“对比”的思考方法。
2.结合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挖掘其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
3.向时传祥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时传祥:北京掏粪工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劳动模范,曾出席过“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时传祥在那个时代,已不仅仅是一个劳模,更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他代表一种什么精神呢?答案在课文中揭晓。
导语设计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为新时期中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多数人不为人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曾经,有这样一位老人,为了城市的整洁,宁愿自己一个人脏。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内容,一起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时传祥。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诚挚(zhì)  人事沧桑(cānɡ sānɡ)   人海茫(mánɡ)茫    黯(àn)然
2生词注解
黯然:情绪低落的样子。
漠然:冷淡,不关心的样子。
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名声;玷污。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记得很清楚,如同新近发生的一样。
人海茫茫:形容人很多,人像海洋一样宽广、无边际。
人事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人间世事的变化。
3作者名片
 孙德宏,1962年出生,辽宁盖县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为《工人日报》高级编辑、总编辑。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4背景追溯
《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正直、敬业、实在、本分的?
【交流点拨】写他敬业、实在:一是通过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例来写的;二是通过运粪改用汽车后,他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事例来写的。
写他正直、本分:一是通过时传祥家人的话;二是通过“有身份的人士”的话以及时传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写的。
(二)深层理解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作者为何要为本文定名为“寻找时传祥”。
【交流点拨】因为“偌大京城”,真正知道时传样的太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在忙碌之中已将时传祥忘记,为重拾时传祥精神,所以作者要寻找时传祥。这里的时传祥不再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即正直、敬业、实在的精神。
2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
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四、板书设计
       寻       交代背景
       找                    帮助耿大爷
       时       敬业、实在
       传                    主动增加工作强度
       祥       正直、本分——人们需要这种精神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段历史正渐渐远去,时传祥精神也在被人淡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是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总会有苦、累、脏的工作,因此,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时传祥精神不仅仅是不怕苦、累、脏,更在于他的认真、敬业。无论是做工人、官员,还是做商人、学者,时传祥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1文章写时传祥,一位伟人——刘少奇也贯穿全文始终,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有,侧面描写,用刘少奇主席来烘托时传祥敬业、正直的品质,精神的可贵。
2时传祥的事迹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交流点拨】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
(二)走进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不干好,人家不方便”
【交流点拨】这句话生动形象而又真实地表现了时传祥敬业、实在的优秀品质。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和痛苦留给自己。
2“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交流点拨】这句话在文中独立成段,强调了在那个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年代,正直、朴实的人所遭受的厄运,同时,也写出了时传祥一贯敬业、正直的朴素人生。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对时传祥的景仰,对“文化大革命”的嘲弄。同时,也流露了作者的无奈和遗憾。
3 “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交流点拨】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整篇文章的主旨所在。时传祥不仅仅是干活不怕脏、不怕累,更以他踏实的作风赢得了老人们的怀念。如今的人要尊重他的劳动,但他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工作中的那股劲头更是难能可贵。
(三)走进写法
巧妙的构思、新颖独特的结构。
【交流点拨】开头运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代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给人以历史纵深感。结尾含蓄,表面看,写时传祥遭人嗤笑,但事实上,正是这“笑”后,“一人单独对记者”所说的话表示了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才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
(四)走进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已故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平凡事迹,赞颂了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性格特点,号召人们学习时传祥勤奋劳动、正直做人的精神,以及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三、拓展延伸
某幼儿园老师指着一名环卫工人的孩子教育其他小朋友说:“你们若不听话,将来也得像他父母一样去扫大街、掏厕所!”如今这个时代,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普遍的,学了本文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示例】如今的社会分工依然多元化,人们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但作为一个人,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同样拥有尊严。不能因为地位的悬殊而瞧不起他人,如果所有的人都持有这位幼儿园老师的观点,那么我们只会生存在一个坚冰的世界中,拥有地位以及利益关系生成的情感,内心却未必快乐。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有平等的意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寻找时传祥》问题学案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16页)
《寻找时传祥》阅读练习及答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6
《寻找时传祥》读后感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学反思
《寻找时传祥》说课稿
《寻找时传祥》《滑铁卢之战》练习题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7
时传祥简介
《寻找时传祥》教案5
《寻找时传祥》教案4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及教学反思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6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5
孙德宏《寻找时传祥》原文阅读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4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作品赏析
《寻找时传祥》课堂实录
《寻找时传祥》词语解释
《寻找时传祥》背景资料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3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学设计3
语文版《寻找时传祥》ppt课件2
《寻找时传祥》同步练习2
《寻找时传祥》作业练习
《寻找时传祥》同步闯关练习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1
《寻找时传祥》ppt课件1
《寻找时传祥》同步练习
《寻找时传祥》重难点分析
《寻找时传祥》教案2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
《寻找时传祥》教学实录
《寻找时传祥》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