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10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15


斜塔上的实验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
2、学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2.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教学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大意及本文的写作技巧。
2、 自读课文,恰当评价伽利略的性格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教师:我们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阅读了著名文学家如朱自清、老舍先生描写多彩四季的文学作品,请问: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文学表现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生活的并蒂之花,现在,让我们接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
二、介绍作者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通过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他因此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三、检查预习
qí d?o dī da zhuì cāo yì
祈 祷 嘀 嗒 坠 粗糙 一劳永逸
tu? juéjiàng xiè xū
妥 协 倔 强 不屑 嘘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焉,代词,这里。
默默无闻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妥协: 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一劳永逸: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逸,安乐,安闲。
兴高采烈 :兴致高,情绪热烈。
不折不扣 :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四、阅读感知
1、通读全文,了解伽利略生活的环境,想一想当时伽利略科学发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凭借什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当时伽利略科学发现最大的困难来自不讲科学的时代,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对科学发现的阻遏甚至打击。他凭借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执着和重视实验的科学精神,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2、请同学们速读浏览课文,仿照投影上给出的填空题,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概括。
(出示填空题)
《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表现了/发现了
一、(1—7)摆动挂钟的启示——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 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三、(13—19)斜塔上的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3、伽利略的事迹中哪些详写?为什么这样写?
一、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孩童与学生时代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故事。(详)
三、自由落体实验。(详)
4、根据课文内容,课题是否恰当、全面?要不要修改为“伽利略传”等?
学生:思考交流。(还有:发现钟摆原理,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故事)
教师:(参考:恰当,不要改,突出了这个实验是伽利略一生最重大的发现。)
5、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哪为什么写“摆的实验”,写伽俐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有没有离题?为什么?
没有离题。因为这些内容能突出伽利略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具有创新精神;能表现他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和献身精神,突出了中心。对下文写伽利略坚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也有铺垫作用。
6、人物传记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写,选文未按常规写,却将发现摆的经过放到前面来写,有何好处?这是什么写法?倒叙。
这样从描写人物经历中最典型的一个场面落笔,能迅速地吸引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交流联想写作情况,深刻理解伽利略精神的可贵。
2、 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阅读文段11---16,分析学生与教授的态度
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和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讲解范例: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这句话中“不客气”和“嘲笑”说明了学生看不起伽利略,对伽利略做法的一种不理解,对伽利略是一种嘲讽和讥笑的态度。
(小组交流语句,分析,)
提示:在分析语句时,要抓住关键词,体会词语含义,分析句子作用。
学生评析:
1、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分析:“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老师是如此,连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持坚决反对态度,“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性,“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
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面对的反对势力之巨大。
2、“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分析:“胡闹“说明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是小孩子的把戏,“威胁”说明教授们心中也有点恐慌。
3、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分析:“表演”说明对伽利略来说这只是一次公开演示,从另一侧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这已不是一次实验。
教授们穿着长袍反映了他们对这件事的郑重,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想看看伽利略会在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萨斜塔上做出怎样荒唐的“游戏”,学生“不客气地嘲笑”使得他们最想看到这个可笑的老师会怎样出丑。
“大家“说明观看这次实验的人数之多,场面之大。“吵吵嚷嚷,兴高采烈,”说明议论之声很多,大家兴致很高,神采飞扬。
前面是“给他一顿教训”后面变成了“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说明所有的人对这次实验都抱定了一定会失败的想法。这“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说明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荒唐的程度,他们要彻底败坏伽利略的名声,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分析:“嘘”说明就在实验的最后关头,人们都不忘给伽利略施加压力,想迫使伽利略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当实验进行时,人们的态度从一阵“哄笑”到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反映了他们愿望的破灭。
5、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这样那样滑稽玩意儿。
分析:“神圣”反映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评价很高,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和经典,“滑稽”是令人发笑的意思,这里指那些教授对伽利略的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鄙视。
三、阅读17--18段,分析伽利略的态度
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伽利略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生阅读相关语句、分析)
1、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分析:“重新检验说明是再次检验,也反映了以前有人检验过,但没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说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当作真理,而是要用实验去证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实验、实践,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2、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伽利略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分析:“拒绝”说明伽利略的坚持,“乐于”说明伽利略愿意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
四、评价人物
1、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假设:你是伽利略的导师,请你为他写一个恰当的评语。
教师:(小结: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热爱科学,不怕权威,勤于思考,不断实验等)
2、收获的启示
在伽利略身上,同学们肯定受到很深的启发。你能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相信你只要如此去做,你也会成功的。
1、不轻易相信权威。 2、对每一事物、每一规则都进行考察。
3、勤于思考 。4、不断实验
五、重点研究本文记叙和描写的写法。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本文是一篇积蓄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人物传记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而这篇课文为什么首先描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参考:选文未按常规写,这样从描写人物经历中最典型的一个场面落笔,能迅速地吸引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记叙的顺序中的倒叙写法。)
(2)、阅读课文,勾画文中对伽利略的描写语句,并分析描写的方法或角度。
学生:阅读、批注。
参考:1、选文第二段中说:“链条—似乎—,那盏—似乎—,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加点字说明了什么?
参考:说明这仅仅是一种猜想,假设,还需要加以证明(用词准确)。
2、文章第五节“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参考:“又”字说明伽利略像这样异乎常人的猜想、假设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3、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何用作?
参考:写观看队伍的盛大,表现这次实验影响之大,观众的“兴高采烈”写出了反科学的习惯势力的强大。
……
4、读17段,说说这段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用:①表明实验的影响很大
②表现了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反科学的习惯势力强大。
③衬托出伽利略坚持科学实验、坚持真理的精神的可贵。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嘲笑威胁 大吃一惊 热爱科学
注重实践
拒绝停止 乐于接受 挑战权威
教后心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3页)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1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4
《斜塔上的实验》表格式导学案3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1页)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26页)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练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反思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9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65页)
《斜塔上的实验》学案2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1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0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8
《斜塔上的实验》pptx课件9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实录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8
《斜塔上的实验》学案
《斜塔上的实验》全文阅读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斜塔上的实验》电子课文阅读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案
《斜塔上的实验》表格式教案8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7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7
苏教版《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6
《斜塔上的实验》语段精读练习
《斜塔上的实验》检测与评价练习
《斜塔上的实验》同步训练
《斜塔上的实验》综合能力测试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5
《斜塔上的实验》说课稿
《斜塔上的实验》同步练习
《斜塔上的实验》课堂教学实录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6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3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2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5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4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3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2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