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1-20


《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
2. 了解伽利略事迹。
  3. 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段。
  4. 领会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内容】
一. 导读进入新课。
    从题目我们会想起我们曾经熟知的小故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现在请你描述你印象中的这个故事。
    今天,在外国人的眼中,这个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从科学家伽利略的身上,我们现代中学生能够学到哪些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 给下列字词注音。
    祷  (qí)       惊(rǎo)      倔强(jué jiàng)     赫有名(hè)
卷帙(juàn zhì)    利略(jiā)     滑(jī)
 
三. 我们来谈谈你所了解的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谨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 课文内容分析。
    提问:由课文阅读同学们认为伽利略是什么样的科学家?
    学生回答各异。
    强调:文中人物性格总是由文中描述的事件表现的。同学们想一想,文中关于伽利略写了几件事迹?
 
(一)发现自然节奏原则(1—7段):
    发现了伽利略“将每一件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和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1. 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第1段
    2. 灵感的产生:灵感是在长期、苦苦的思考中由某一现象出发而产生的。    第2段
    3. 把科学放在第一位:       第3段
    伽利略类似的举动很多。 “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二)伽利略孩童时候和学生时代情况的记叙,表现了伽利略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8—12段)
    提问:哪些句子表现了周围环境的压制?
    哪些句子表现了伽利略的不屑与执著?
 
(三)描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表现了伽利略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和“不轻易相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13—19段)
 
五. 教师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1. 课文构思巧妙。
    写人物传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但课文却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过头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2. 记叙和描写相结合。
    人物传记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就会使人感到单调,枯燥。课文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教堂里的气氛,伽利略的突然发现,写教授们的压制,学生们的反对,观察比萨斜塔试验的队伍等都运用了描写,这就使文章生动形象,令人爱读。开头和结尾的场面描写,起着营造气氛的作用,表现了伽利略的求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一.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hè hè (      )有名       卷zhì(    )      滑jī(   )
    勉(     )                 付(     )      (     )祷
 
二. 用成语替换画线部分。
(1)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           
(2)他是一个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的小星象家。         
(3)他们很不赞成,认为一个学生要独立思考,这简直是完全、十足的异端。
             
(4)教授们宣布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劳苦一次,永得安逸地解决了。           
(5)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背地里私下小声说话。           
 
三. 理解下面画线词的含义:
(1)他成了一个人所共知的学医失败的人,一个“玩弄无用的数学的精神病患者。”
                                        
(2)伽利略曾经把自己的一些科学见解告诉他们,而他们也送给他一个“当代的亚里士多德”的光荣称号。
                                                                              

【试题答案】
一. 赫赫  帙  稽   qiǎng  zhū  qí  
二. (1)漫不经心  (2)心不在焉   (3)不折不扣  
(4)一劳永逸  (5)窃窃私语
三. (1)那时候,人们不懂科学,不尊重科学。伽利略钻研科学的行为,献身科学的精神,人们难以接受,故诬蔑他。
(2)别人不理解,诬蔑伽利略,但那些数学家尊敬他,并给他高度的评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3页)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1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10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4
《斜塔上的实验》表格式导学案3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1页)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26页)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练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反思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9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65页)
《斜塔上的实验》学案2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1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0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8
《斜塔上的实验》pptx课件9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实录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8
《斜塔上的实验》学案
《斜塔上的实验》全文阅读
《斜塔上的实验》读后感
《斜塔上的实验》电子课文阅读
《斜塔上的实验》表格式教案8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7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7
苏教版《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6
《斜塔上的实验》语段精读练习
《斜塔上的实验》检测与评价练习
《斜塔上的实验》同步训练
《斜塔上的实验》综合能力测试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5
《斜塔上的实验》说课稿
《斜塔上的实验》同步练习
《斜塔上的实验》课堂教学实录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6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3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2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5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4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3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2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