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03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
编写:乔艳芳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精髓,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学习选文1选文2选文3.
预习案
1.填空:
孔子(公元前 到公元前 )字 名 , 末期
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 》 《 》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 》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 》体历史著作。
2.请同学们下列给划线字注音: 
长沮(  ) 桀溺(  ) 耦而耕(  ) 怃然(  ) 
耰(   ) 辍 (  ) 荷蓧(  ) 食之(  ) 
3.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翻译选文1选文2选文3.
探究案
1.借仪封之口,反映出孔子的什么精神?
2.子路问的“津”和长沮说的“津”一样吗?
3.“辟人之士”、“辟世之士”分别指谁?
4.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5.孔子为何“怃然”?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
6.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7.接舆为何“趋而辟之”?
训练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习题,见课本选文2(长沮、桀溺耦而耕)。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耦而耕   耦:两人并耕B.夫执舆者为谁 舆:车
C.夫子怃然曰 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D.吾非斯人之徒与 斯:那么
2.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耦而耕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耰而不辍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4.下列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在确认“执舆者”是孔丘之后,没有直接回答子路的问话,而是说“是知津矣”,这种“答非所问”的话,其实是一种嘲讽,是对孔子选择的人生道路表示不满。
B.经过一轮的问答之后桀溺同样没有回答子路的问话,却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意思是,天下混乱,你跟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哪如跟随我们这样的“避世之士”呢,出世而隐居呢!
C.所谓“避人之士”,就是躲避世人的人,是说孔子不愿接触一般世俗之人,自视清高。
D.孔子在听了子路报告的长沮、桀溺的话以后,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天下如果有德政,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比长沮、桀溺等人境界更高。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学习选文4和选文5.  
预习案
1.经典语句填空:
(1)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天下有道, 。” 
(2)往者不可谏, 。陶潜变“之”为:悟已往之不谏 。 
(3)丈人曰“ , ,孰为夫子?” 
(4)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 ?” 
2.请同学们看注释翻译选文4和选文5。
探究案
1、荷蓧丈人为何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荷蓧丈人为何要留下子路,其用意是什么?
3、子路是如何评价荷蓧丈人的?
4、从荷蓧丈人的言谈来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处世方式?
训练案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封人请见(xiàn)  从者见(jiàn)之 见(xiàn)其二子 子路反见(jiàn)
B.木铎(duó) 问津(jīng) 执舆(yú) 怃(wǔ)然
C.长沮(jù) 桀溺(nì) 殆(dài)而 耰(yōu)而不辍
D.荷(hé)蓧 芸(yún)草 食(sì)之 奚(xī)自
3.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 ③是鲁孔丘之徒与 ④而谁以易之 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⑦植其杖而芸 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⑦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明日,子路行以告。 D.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至于斯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仪封人请见 璧有瑕,请指示王
C.对曰:“然” 夫子怃然曰
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曾不若孀妻弱子
6.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C.趋而辟之 D.孔子过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见”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仪封人请见 B.使子路反见之
C.见其二子焉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B.子路从而后
C.杀鸡为黍而食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夫执舆者为谁 D.不吾知也 
10.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60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8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23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7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5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5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说课稿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公开课教案5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3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6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4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练习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5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4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3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3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2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2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译文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1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