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为学》预习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7-10


为学
预习
【学习目标】
  1.在了解词句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圈画,深入理解全文的内涵。
  2.了解有关的文言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懂得为学有难易,只要立定志向,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课文提示】
  1.本文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
  2.作者彭端淑,清朝学者。
【朗读课文】
  1.读准生字,记录在册,回家抄写。
  2.掌握重要词语。
【课文简析】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说明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
  2.本文的层次大意是: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并自己回答。两问两答中,提出论点:“为学”的关键是“为”。其中包含一个哲学道理:难易是会转化的。
  第二部分(2-7段),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以富僧为例说明“不为则难”;以贫僧为例说明“为之则易”。
  第三部分(第8段),引出结论:“为学”贵在立志。用反问语气,自然阐述中心论点。
  3.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句子成分的位置次序也大体相同: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词前,补语在中心词后。但是古今词序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就称它为倒装。倒装有两大现象:前置和后置。今天只讲宾语前置:
  ①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往往要前置,如:言? 在? 欺?
  同样,在介宾结构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也要前置,如:以  为 。
  ②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如:未尝闻 不告 莫振救
  ③为了强调,宾语前置,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上结构助词“之、是”等。“之、是”便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何罪之有?(有何罪)     
  之谓也。(谓此也)     
  荆舒是惩。(惩荆舒)     
  今是惧。(今惧吴)
  同样,在介宾结构中,宾语前置也可在宾语和介词之间加上“之、是”等作标志,如: 
  我楚国之为(为楚国)
  岂不谷是为(岂为不谷)
  先君之好是继(继先君之好) 。
  这种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的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形成“唯…是…”或“唯…之…”的格式,如:是求、之念。
  这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比较多见,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
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的和容易的之分吗?
分析:《为学》:做学问、求学。为,动词(wéi);学,名词。
原文: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翻译:如果做了,那么难的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也难了。
分析:之: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为:动词(wéi),做。
原文: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翻译: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分析:之:助词,连接主语、谓语,取消它们的独立性。  为学:做学问、求学。
原文: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翻译:如果学习,那么难的也容易了;如果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难了。
分析:学:动词,学习(“不学”亦同)。  之: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原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翻译: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分析:之:助词,的。  鄙:边境。  其:其中。
原文: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翻译: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分析:者:…的。 语:对…说。 之:动词,往、到。 何如:宾语前置,“如何”,怎么样。
原文: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翻译: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前去呢?”
分析:子:你。  何恃:宾语前置,即“恃何”,凭什么。  恃:凭借、倚仗。
原文: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翻译:(穷和尚)说:“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足够了。”
分析:吾:代词,我。  足:足够。 
原文: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翻译: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沿长江)下去,还没实现。你凭什么去呢!”
分析:买:雇。  下:(沿着长江)下去、往下游走。  犹:还。
原文: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翻译:到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分析:越:到了。  明年:第二年。  自:从。  还:回来。  以:介词,把。省略宾语“之(到过南海这件事)”。  告:告诉。  惭:惭愧。  色:脸色、神色。
原文: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翻译: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和尚富的不能到达而穷的却到了(那里)。
分析:之:助词,连接主谓语,取消它们的独立性。  去:距离。  焉:语气词。
原文: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一个人立志,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一个穷)和尚吗?
分析:顾:难道。  之:助词,的。  哉:语气词,表示反问,吗。
【朗读课文】
复习
【思维训练】
1.第一段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起什么作用?  
( 事在人为。 // 引出故事,表达观点,为中心的阐发起铺垫作用。 )
2.富和尚既有钱又有很好的计划,为什么没有实现去南海的愿望?
( 富僧虽然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不为”,即缺少实际行动,从根本上说是没有意志,没有勇气。 )
3.穷和尚能到南海,靠的是什么?  
( 志气和行动。表面看来穷和尚是靠“一瓶一钵”去了南海,实际上他是依靠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
4.穷和尚与富和尚有哪些区别?
( ⑴两人经济条件不同。
  ⑵两人南海之行的态度不同。
  ⑶两人的结果不同。
  ⑷两个形象蕴涵的意义不同。 )
5.文中,富和尚为什么要说“子何恃而往?”两次有什么区别?
( 富和尚认为去南海需要优越的物质条件,所以他一再质问穷和尚“何恃而往”。第一次表示疑惑。第二次表示蔑视、讥笑,认为穷和尚不自量力。穷和尚用行动和事实作了回答。 )
6.文中的小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事在人为,贵在立志,重在行动。 )
7.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 点明中心和结论。 ) 
8.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比较优越,怎样才能摆脱富和尚的命运?
9.在现代生活中、在个人学习上,我们如何向穷和尚学习?
【课外作业】摘录有关立志的名言佳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为学》《诫子书》《韩诗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学》《虽有嘉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学》《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黔之驴》《采莲曲》《爱莲说》《为学》《礼记一则》《卖炭翁》知识点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21页)
《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14页)
《为学》复习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4
《为学》复习练习
《为学》教学设计7
《为学》学案3
彭端淑《为学》课堂实录
《为学》说课稿
《为学》导学案
《为学》简答练习题
《为学》学案
《为学》一课体会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3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2
《为学》原文译文对照
《为学》练习题
彭端淑《为学》mp3音频朗读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1
《为学》同步练习2
《为学》译文
沪教版《为学》同步练习
沪教版《为学》教案6
河大版《为学》教案5
《为学》教案4
《为学》教案3
《为学》教案1
《为学》教案
《为学》教学设计
为学,木兰诗,卖油翁,宋定伯捉鬼,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为学》课件1
《为学》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