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沪教版《论语》八则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21


《论语》八则
预习、复习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一个字,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语气和节奏,理解八则语录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了解“论语”表达的艺术方法和这些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排比的语气气势,比喻的形象意义,对偶的整齐匀称等)。
  3.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
【课文提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奉为圣人。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开私立学校的先河,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它对我国思想史和文化史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汉以来,儒学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又是先秦文学语言的总集。
  3.课文选的《论语》八则内容,以“学习”为中心,分别阐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内容。
【正音正字】详见课文注释。
【串讲课文】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这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要点:“而”顺接连词,相当于“并且、从而”。 “不亦…乎?”反问句式,“不也是…吗?”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要点:后面这个“知”是通假字,同“智”,聪明。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对于知识)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快乐。
要点:好,动词,爱好。 乐,以……为乐。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同行,一定有(可以充当)我的老师(的人)在里面。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并且顺从它,选择他们不好的(地方)作为自我改正错误的借鉴。
要点:“焉”是“于此”的兼音词,相当于“在这里”。 两个“其”都是代词,相当于“他们的”。 两个“而”都作顺接连词,相当于“并且、从而”。 两个“之”也都是代词,相当于“它”,分别指代前面的“善者”和“不善者”。 “…者”者字结构,成为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地方、原因等。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可以以这种人作为老师。
要点:“故” 名词,旧的(知识)。 “而”顺接连词,相当“并且、从而”。 “知”动词,“得到”“懂得”。  “新”名词,新的(体会和知识)。 “可以”两个词,“可”是“可以”;“以”介词,后面省略“之”(这种人)。 “为”动词,读wéi。
原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要点:凋,凋谢,凋零。
原文: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翻译:不要想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作不成大事。
原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所有时间)思考,也没有什么好处,(与其这样)不如学习。
要点:尝,曾经。    以,介词,省略宾语“之”。
【课文分析】
  第一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态度。  三句话各有侧重。第一句“时习”(按时温习)是方法;第二句“乐”(乐于与有学问的朋友交往)是情趣;第三句“不愠”(暂时不被人理解却不怨恨)是态度,更是胸怀。
  第二则:阐述了学习的态度(道德)。  一句话中五个“知”字,前四个“知”意义相同,后一个“知”是“聪明”的意思。实事求是,既是学习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道德。
  第三则:阐述了学习由浅入深的境界。  学习有“知之”、“好之”、“乐之”三个过程,以学习为“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乐之”必须建立在“知之”和“好之”的基础上。
  第四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唯有如此,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才能不断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被后人广泛地运用。
  第五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  复习已有的知识,接受新的知识,这是“为师”的基本条件。“温故”是旧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知新”是新知识的吸取和接受。
  第六则:阐述了为学为人的道理。  本句是打比方,写“松柏”不畏“严寒”,比喻为学不怕艰难,为人不惧逆境。类似的比方有: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板荡识忠臣。
  第七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欲速则不达”充满辩证的思想火花。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学习亦然。任何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方法都行不通。
  第八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  “吾尝”两字说明这是孔子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光“思”而不“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论语》八则教案7
长春版《论语》八则复习要点及练习
《论语》八则学案5
课内比教学之《论语八则》授课案
《论语》八则2015年中考练习题
《论语》八则ppt课件(23页)
课内比教学之《论语八则》授课案
《论语》八则检测题
《论语》八则教学设计6
《论语》八则教案5
《论语》八则教案4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导学案
《论语》八则复习学案
《论语》八则复习ppt课件
《论语》八则教学实录
苏教版八年级《论语》八则教案1
《论语》全文阅读及翻译
《论语》八则导学案
《论语》八则ppt课件6
长春版《论语》八则教案2
《论语》八则ppt课件5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背诵)
《论语》原文译文及赏析(全文)
苏教版《论语》八则ppt课件4
《论语》名句摘译
苏教版八年级上《论语》八则预习课
苏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八则表格式学案
长春版《论语》八则教案1
《论语》八则同步练习
《论语》八则ppt课件3
《论语》八则ppt课件2
沪教版《论语》八则测试题
《论语》八则教案3
《论语》八则教案2
《论语》八则教案及模拟练习
《论语》八则ppt课件1
鄂教版《论语》八则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