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壶口与龙门》教案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4-18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自主阅读课文
* 壶口与龙门(1课时)
预习积累:
1.搜集积累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朗读课文,感悟说明文与散文文体的不同。
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科技作品,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科学地说明一件事物。
2.学习利用文学形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评价任务:
1.说明“壶口”与“龙门”抓住主要自然特征。
2.比较阅读:感受《壶口与龙门》《筏子》文体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观赏导入:
1.壶口飞瀑图     2.红霞瑞马图     3.壶口冬景图     4.龙门三激浪图    5.龙门铁索板桥、单孔铁路桥、悬索公路吊桥图
通过观赏以上图片,一是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启发学生如何准确、科学的说明黄河壶口与龙门。
介绍作者叶其扬,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遍,感受说明文文体的不同特点。
学习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结构:总说―分说、分说―总说、总分―分说―总说。
说明文的分类: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用说明、列图表、摹状貌(描写说明)。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语言特点: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三、小组合作:
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采用“总说—分说”的结构特点,抓住壶口与龙门的
自然特征,主要利用空间顺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多种说明方法,生动说明了黄河壶口与龙门的自然特性,感受作者热爱山川胜迹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价值观。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把学习任务依次分配到六个学习小组,达成学习目标。
第一段:介绍黄河壶口与龙门的位置与特征,抓住了气势磅礴而令人向往的特点。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第二段:介绍壶口名字的由来。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解释。
问题设计:
“峡谷底宽约二百五十米到三百米,岸高约一百五十米”一句中两个“约”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去掉。使用“约”字更能体现说明的准确性。
“形成一道十五米至二十米的大瀑布,就像一把巨大的水壶往外倒水一样,壶口就由此而得名。”这句话使用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文学描写中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好处是把被说明事物说明得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段:介绍壶口瀑布“红霞瑞马”。说明方法:引用说明。
问题设计:引用民间神话传说介绍壶口瀑布“红霞瑞马”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增加被说明事物的神秘色彩,更生动形象,引起读者兴趣。
第四段:介绍龙门位置及龙门三激浪的形成。说明方法:打比方,摹状貌。
第五段:介绍龙门渡口的历史地位。说明方法:举例子。
问题设计:
文中引用李自成过黄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是为了说明龙门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文中写龙门天险和船工的机警勇敢,与《筏子》一文中写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相比较,作用一样吗?
参考答案:作用不一样。本文是说明文,描写船工的操作技术是为了说明龙门地势险要,水流湍急;《筏子》是一篇文学散文,主要是表现艄公的精神品质,从而成为“黄河的主人”。
第六段:介绍龙门的发展现状。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问题设计:为什么把“三座桥”与“壶口彩虹”相比较,而且说其“更加美丽,更为壮观”?
参考答案:是为了说明我们新中国人民具有巧夺天工的智慧,也包含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价值观。
四、比较探究:
本文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和前面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前面的文章《长江》《筏子》《当我死时》《黄河颂》《长江之歌》《一条大河》《江之歌》都带有文学性,都是以作者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感情为生命。《壶口与龙门》不属于文学性文章,它尽可能排除作者个人的、与众不同的情感,是说明性的,要求客观;文章使用了很多统计数字,从文学性的描述来看是很枯燥的,和文学性要求的感情色彩不相容,而在科学性的说明性文章里,数据必须是科学的、精密的,是马虎不得的。
五、拓展训练:
假若你是黄河壶口景区的一名导游,怎样向游客解说黄河风景名胜。
“我来当导游”——推荐2-3名同学向全班游客介绍壶口与龙门风景名胜。
六、达标检测:
完成《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进入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还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修辞格,在说明文中变成了说明方法——打比方,名称不一样了,学生容易混淆。因而比较阅读在本课学习中还应当是一个重难点。
“我来当导游”这一拓展训练环节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解说词中的客观说明和描述多一些,引用传说更增加兴味和神秘色彩,即使有文学性的描写内容也是为了更好的把被说明事物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一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壶口与龙门》ppt课件(13页)
课外阅读《运河与扬子江》 《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助读资料
比较探究《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2
《壶口与龙门》教案5
《壶口与龙门》表格式教案4
《壶口与龙门》教案3
《壶口与龙门》ppt课件2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导学案
《壶口与龙门》ppt课件1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学参考
《壶口与龙门》同步练习
《壶口与龙门》教案1
《壶口与龙门》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千古涛声》教学指导
北师大版《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