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珍珠鸟》课堂实录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4-30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忆江南》,李白《赠汪伦》……)
        师:听到刚才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师出示)
        生:“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生:“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学生读这句,教师同时板书“珍珠鸟”。)
        师:(解题)从题目上看,你觉得这鸟怎样:
        生:珍珠鸟长得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师;想看看吗?(出示图画),你觉得这鸟怎样?我愿意听到同学们看到之后再读题目的感觉。
        生:珍珠鸟,好小啊。(学生读题目《珍珠鸟》读得很美,很轻。)
        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的。(生开始默读,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举手发言。)
        师:用课文中的句子,用你自己的话,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生:我发现珍珠鸟很小。
        师:珍珠鸟怎样小巧,读给我们听听。
        生读。
        生: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师:你真会体会这儿化音。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它小得好可爱。
        生: 小脑袋。(读得很轻快)
        生: 小红爪子。(读得很轻柔)
        师:知道这珍珠鸟有多大吗?
        生:估计就我手掌大小。
        师:“估计”用的好,其实比手掌还小,从小嘴儿到小尾巴也就十公分。(教师用手比量,有些学生情不自禁比量,还叹声“真小啊”。)
        师:咱们把你们发现的这几个词,以及刚才的感受送到句子中读读吧。
        生:“跳动的小红爪子踏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学生读得活泼)生:“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感觉珍珠鸟的好玩儿)生:“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感觉珍珠鸟的可爱)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谁还有发现?
        生:珍珠鸟啼叫的声音也很小,又细又亮,一定很清脆——“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声音显得格外轻松自在了。”(学生朗读了课文的句子。)
        生:我发现了,珍珠鸟胆子小!课文说“它是一种怕人的鸟。”
        师:这位同学读书真细心。好,你领着我们再读这句话。(读略)
        师:有没有同学查过资料,它生活在哪?
        生补充相关资料。珍珠鸟是生活在澳洲密林深处的鸟。……
        师:同学们看,这小鸟都怕的心都竖起来了,我们可以送他一个成语叫:
        生:心惊肉跳。
        师:谢谢你给同学们借鉴。我们提示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相关句子读读,你呢,不用提示,就这么做了,真好。介绍珍珠鸟的特点,能直接用课文的句子读给大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你读的声音也像笛儿一样好听呢。
二、人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师:就是这样一种怕人的鸟胆子却越来越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
        生: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学生读书……)
        生:“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我”这样做目的就是怕惊动小鸟,惊吓着小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教师再次指导该生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通过我的努力,珍珠鸟开始亲近我了,真好。(读略)
        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它和我有感情了,都不飞出去了。
        师:感谢你们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体会语言里的滋味。那我们就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师;“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生: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生:“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有些重音。)
        师:气重,音可不重。要是我的话,我的读还要轻,因为它们那么娇小,那么怕人,我会这样读:“我便用吊蓝……”(教师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师: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
        生:啊,这对珍珠鸟便有了它们的孩子——雏儿。
        生:这声音,和它的爸爸妈妈叫得一样,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还更娇嫩,真好听。
        师:快看,它钻出了笼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
        师:再读这句,把你的惊喜赶快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读出语气)
        生:“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学生读得很带劲儿)
        师:一起来读。(学生一起读:“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师: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找描写小家伙的句子读读。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读得小心)
        生:“我不动声色的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读得小心)
        生:“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读得小心)
        师: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起先这‘珍珠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
        师: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
        生:一定是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
        生:作者把小鸟当成了家里的一员,家里的一个可爱的小孩子。而且,称呼小家伙的时候,语气和感情是不同的,从此“小家伙、小家伙”地叫着。
        生:“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正爬在我的床头睡着了。”(读得惊喜又声小)
        师:“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读课文句子);“我不动声色地写……”(读课文句子)
        师: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那就是“不动声色”。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          。”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小家伙就会受到惊吓。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小家伙就会吓得逃跑。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小家伙就会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师: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用心良苦。(学生和教师一起说出这个成语。)

三、小鸟是如何理解信赖的
        师: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
        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老师出示刚才学生说出的上面这段话,但把三个“一会儿”去掉了。)
        生:老师,这句话不完整了,你把“一会儿”丢了。
        师:意思没有改变啊,用与不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个词重复用了三次,说明小家伙活动的时间特快,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表现了它的调皮,让人好喜欢。
        生:这三个“一会儿”,一个比一个程度深,就把小家伙一次次小孩子似的调皮写得活灵活现了。
        生: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神气十足”。去掉这三个“一会儿”,小家伙顶多也就“神气”,谈不上“十足”,可用上这三个“一会儿”,那可真叫“神气十足”!
        (该生朗读这段,表现了小鸟的“神奇十足”。)
        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读,女同学读第一个“一会儿”,男同学读第二个“一会儿”,我读第三个“一会儿”,大家读了以后一定要像小家伙一样神气十足哦!
        (师生合作读。很好。读略)
        师:是啊,这小家伙多么神气十足——竟然跳到画框上,在上面打秋千,真有趣儿!由此可见,这小家伙是多么的可爱。
        生:还有呢,你看“它先是离我较远,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这小家伙真调皮啊,竟然和我一起喝茶。
        生:“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儿,‘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我觉得这小家伙多么淘气,这时候珍珠鸟已经完全不怕作者了,还友好地对待作者呢。尤其是后半句“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这是胆大妄为。
        师:好一个“胆大妄为”!这个成语用的幽默。谢谢你们的朗读和见解。我觉得你很会读书,抓住文中这些细致的描写来谈自己的感受,很好。
        生:是的,我觉得加了“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就更能具体形象地反映出它对“我”观察的细致,说明小家伙很聪明。如果去掉这后半句,就没有小家伙的活灵活现了。从这儿,我也能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所以描写很有趣。
        生:“它完全放心了……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别忘了,小鸟啄你的手指,那感觉,多有趣啊!如果把这后半句去掉那可没有意思了!
        生:你想啊,看到珍珠鸟那双小眼睛瞅着我,跟我眨眼睛,还啄我的手指,这个画面多有趣哦!
        生:不管怎么说,如果把它去掉的话,说明小鸟对他还是有警惕感,加上就是完全信任他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描写,珍珠鸟也只是单纯的不怕,谈不上友好,加上之后,就感觉到珍珠鸟心里已经放松了对人的警惕,跟我有感情的,而且很深了。
        师: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就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
        生:“神气十足”!
        师:(引读)因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夜晚——
        生:天色入暮,小家伙才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继续引读)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生:“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课件打出,进一步品味)
        师:注意这里小家伙的“趴”的动作。联系上下文,说说小珍珠鸟趴着的样子。
        生:“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小家
        伙全身依附,完全的放松。(学生做了一个动作,很形象。)
        师:(继续问该生)一般情况下,鸟是怎样睡觉的?
        生:应该是站着睡的,随时保持警惕。要趴也是趴在自己的“巢”里,那是能保证安全的,可是小珍珠鸟却“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我”轻轻抬一抬肩它都没有醒,你说,它睡得多熟。
        师:你见过可爱的小宝宝趴在母亲的怀里睡觉的样子吗?(学生有的说见过)这珍珠鸟就像小宝宝趴在妈妈的肩头睡觉一样,这是怎么样的情景哟!
        生:小家伙在做梦,它已经完全进入梦乡了。看来它睡得太香了,只有孩子在自己母亲的怀抱里才这样睡的。
        师:那我们仿佛小家伙一样,趴在我的肩头上坐着这香甜的美梦吧。
        生:配乐朗读略。(整个气氛美好,声音柔美、舒缓。)
        师:看,这就是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请给画面题词。
        生:和谐。(老师顺势引导:这个词用得有意思,现在大家都在讲和谐呢。)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呵呵,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画下来,读读。(教师板书这句话。)
        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你和我的题词一样啊。那这“依”就是——依靠,就是依赖。(学生答出)
        师:从刚才细致的品味中,感觉到: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生:信赖。)
        师:如果说小家伙一点一点的和人亲近,正像同学们说的心里放松了,行为上就——(生:就变得有些放肆了。)
        师:嗯?再想想,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形容此时的小珍珠鸟,别忘了它是那么可爱?
        生:这个词用得过了,应该是“放纵”比较合适。(掌声)
        师:真正的放松,还有点儿放纵,这是撒娇的表现,呵呵。至此,才可以说是完全的——
        生:放心。把那颗“怕”着的,竖着的心彻底平放在心里了。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掌声)
        师: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
        生: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
        生: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朗诵中已经明显带着阅读后的体验了。)
        师:把黑板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
        师:题目是珍珠鸟,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快来读一读课文。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
        生:还有,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放图像)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学生盯着屏幕并随口说出看见了。)
        师: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生:看它们着急的样子,来回踱着步子,叫声也不是笛儿般的又细又亮的,而是悲鸣了。知道吗,有资料显示,鸟市上一只活着的观赏鸟,在抓捕、运输、驯养过程中,大约死掉20只鸟。
        师:这是怎样的代价啊,养鸟,多么惭愧,甚至可以说多么残酷的爱好。课前我们说“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规”,此时却是“劝君赶快让儿回——
        生:母在笼中盼子归”。即便“我们”在笼子里,也盼子归啊。
        师:听到笼中的父母会对小鸟的“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生:同是笼中鸟,大鸟它们见过世面,而小珍珠鸟是怀着一童心的,它太天真了,从未经历过这复杂的世界。
  
生:那就是说,大珍珠鸟的眼里和小珍珠鸟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完全的不一样,大鸟很清醒自己的处境。尽管养它的主人很爱它们,比那些抓捕或者杀害它们同类的人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但是,对人的警惕大鸟是没有放松的。
        生:一句话,就是大鸟们对作者是不信赖的。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身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提供关在笼中鸟的话外音,给画面配音。)
        生:“……未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
        师:从未听说笼中的鸟,飞出去的,肯飞回来。
        生:“……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
        师:我知道主人对小珍珠鸟特别的爱,比那些捕杀我们的人不知道要强上几百倍,但即便如此,如果放飞我们,我也不会再回到这里来。
        生:“……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师:即便是金子做的笼子,我的叫声也不如在林间那么自在欢畅。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唤,让我们把这几首诗连起来,再次呼唤。
        生:“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白居易《看嵩洛有感》)
        生:“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司马光《放鹦鹉》)
        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上就是自己的坟墓呢!(把“笼”加框,变成笼。)
        师:现在回过头来说说,这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究竟有什么不同?
        生:小鸟眼里的信赖是屋子内的安全,大鸟呼唤的信赖是给它们真正的尊重和平等,而不只是在房间里,在人的肩头。小鸟它压根就不知道外面的天有多么蓝,树有多么绿。它一旦长大,向它爸爸妈妈一样,它就再也飞不出笼子了,大鸟永远不能忘记过去,那自己曾经拥有的自由。
        师:大鸟对人不信赖,这就让我们对文中的“我”理解的信赖有了思考。
        生:可不是嘛,“我”一直把大鸟关在笼子里,怕它们飞跑了。
        生:“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信赖,如果做到了,就不会把大鸟关在笼子里。把窗户关上。注意:开始是关着窗的小鸟撞到玻璃不但飞不出去,反而会感到疼痛,所以后来即使打开窗户,小鸟条件反射,为避免疼痛,也不会飞出去了。它已经完全依赖人来生活。
        师:这里还有一处,小鸟依人的时候,作者“笔尖端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是的,这“一时”不是“一生”。
        师:对此,你有什么话要对文中的“我”说吗?
        生:作家啊,小鸟们原来的家是在森林的树上的。这想必你也知道,你是个爱鸟的人,所以你才这么用心对待它们,不过,即便这样,最好的境界也不是你认为的这样。
        生:作者,其实你的感受只是以你自己的标准判断的,可惜鸟儿们不会说话,不过大鸟的表现你也应该看出来,它们需要的信赖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
        生:希望你把那些鸟儿放飞在蔚蓝的天空吧,如果你真正喜欢珍珠鸟那你就让它们自由飞翔。如果真正对他好的话,让父母带着小家伙翩翩起舞飞出窗外。当然,它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对它们的好。
        生:大鸟们呼唤的是原本飞翔的生活,夜晚回到自己的巢中做着属于自己的梦。它们呼唤人类给予它们天然的生命尊重,呼唤人类必须用宽广的胸怀放飞它们,而不是如对家禽一般豢养戏弄。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小鸟的“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改课件:“信赖,就还它……”)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信赖,就还它真正的安全感,让它不因为人的出现而害怕不已。
        生:信赖,就是该还人家的都应该还人家,而不是供自己养着观赏好看。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样多的感慨。一个“还”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你们理解和感受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就好比我们信赖一个朋友时,因为我们知道它是可靠的,真实的,不需要作出什么来的一样。
        生:所以我要说,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判断一切。这样的信赖不是真正的信赖。
        师:那,我们就按照我们理解的信赖,改编改编教材。如你们所说,放飞它们,还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吗?
        生:我们就把课文可以改写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会把笼子当作第二个家,从中传出的笛儿般的声音依然轻松自在。”
        师:更重要的是,笼子的门是开着的,想飞出笼子就飞出,想飞回笼子就飞回笼子。甚至连笼子都不用设置,整个屋子就是小鸟的家。(擦掉“笼”字)
        师:真正的信赖,‘我”还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动声色”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          。”学生答出“大惊小怪”、“难过”“害怕”……)
        师:真正的信赖——小家伙白天,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大鸟还会生气地叫吗?夜色入暮小家伙还在和我玩耍,大鸟还会再三呼唤吗?(改课件)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白天,小家伙不仅在我的肩头睡觉,哪怕在我的手掌上翻跟头,大鸟也不会生气的叫了,夜晚,假使小家伙贪玩一些,大珍珠鸟也不会再三呼唤小家伙赶紧回去了。”
        师:是啊,真正的信赖非得等把窗户关久了,才打开吗?
        生:不用。可以改写成——“不用多久,它最多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就飞出去了……”
        师:“小家伙”想飞出窗外就飞出窗外,还可以再回来,依然趴在我的肩头做梦,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窗户,而是心灵的窗户。下面,就请大胆想象,因信赖创造的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听音乐,创作。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
        生:我打开鸟笼,让它们出去透透气,可是它们一去不复返,就连小家伙也一去不复返了。鸟儿们感受大自然的呼唤,蓝天是鸟儿飞翔的家,草原是鸟儿生活的家,那树上的巢啊,是鸟儿休息的家。自由就是它们的家。
        师:是啊,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鸟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还说“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信赖最基本的平等与平衡。如果你是作者你放不放?如果你是珍珠鸟,你飞不飞?
        生: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放了他,因为我想给他自由。
        生:我也会放。
        师:老师想问你若是鸟,你飞不飞?
        师:那你宁肯失去蓝天,丢掉你翅膀的飞翔?
        生:我不会飞,因为这里很好,作者对我很照顾。
        生:我也不飞,因为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我们飞走了,是自由了,可是面临的危险太多,不是又要它承受不自由吗?要自由,代价也是无价的。晚了,一切都晚了,要是回到从前,人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坏,也许就好了。
        后面的学生都在说不会飞……
        师:看来大家都习惯了这舒适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曾经飞翔的天空!作者放还是不放?鸟走还是不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这也不是放与不放,走与不走这么轻松和简单。一句话,我们人类不只是地球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下课)



    板书:
                          珍珠鸟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中“笼”有几个变化:先写出,再加框笼,然后擦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五年级上《珍珠鸟》同步练习
五年级上《珍珠鸟》基础练习
五年级上《珍珠鸟》知识点
五年级上《珍珠鸟》教案4
五年级上《珍珠鸟》教案3
五年级上《珍珠鸟》教学设计2
五年级上《珍珠鸟》课堂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珍珠鸟》教案1
五年级上《珍珠鸟》教学反思
五年线下《珍珠鸟》ppt课件2
五年线下《珍珠鸟》ppt课件1
五年线下《珍珠鸟》说课稿
五年线下《珍珠鸟》教案3
五年线下《珍珠鸟》教学设计2
五年线下《珍珠鸟》教案1
《珍珠鸟》听课有感
苏教版四年级上《珍珠鸟》教案1
《珍珠鸟》课堂实录(郭初阳版)
《珍珠鸟》ppt课件(17页)
《珍珠鸟》ppt课件(19页)
《珍珠鸟》教学反思3
冯骥才《珍珠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珍珠鸟》ppt课件(12页)
《珍珠鸟》flash课件3
《珍珠鸟》教案17
《珍珠鸟》ppt课件31
《珍珠鸟》ppt课件30
《我是一只小小鸟》flash音乐欣赏2
《珍珠鸟》wav音频朗读
《珍珠鸟》教案16
《珍珠鸟》ppt课件29
《苗岭的早晨》mp3音频欣赏
《珍珠鸟》ppt课件28
《珍珠鸟》ppt课件27
《珍珠鸟》ppt课件(20页)
《珍珠鸟》ppt课件25
《珍珠鸟》教案15
《珍珠鸟》ppt课件24
《珍珠鸟》导学案
《珍珠鸟》ppt课件23
《珍珠鸟》教案14
《山林鸟鸣》mp3音频欣赏
筱敏《鸟儿中的理想主义》原文阅读(内含练习和答案)
《珍珠鸟》课后题及答案
《我是一只小小鸟》flash动画音乐欣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