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花山》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写景文章.写了五花山春、夏、秋三季不同的颜色变化.文章语言优美,适宜学生朗读积累.其中描写秋天的这个段落采用“联想”手法把色彩写得灵动多姿。作者通过对大山不同季节不同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大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选读课文的教学一般以学生独立阅读、自我检测为主要形式,旨在训练、检测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在学习第三和第六两单元时,学生初步掌握了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并且也了解了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学本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来独立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能抓住景物特点感受到大山的美丽,并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手法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教学准备】
课件 阅读训练设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还有许多名山大川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名山呢?这些山都以自己独特的景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终身难忘。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描写山文章,不过这篇课文中写的山和大家刚才谈到的山可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学完课文后,你就会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注意正音,要读正确、流利。
3.指名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讨论交流,弄清课文大意。
三、自读品味,体会情感。
1.自读检测,根据老师的提示,生默读课文,完成测试题。
2.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指导体悟,感情朗读。
1. 老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揣摩表达方法。
2.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体会,读出理解。
引导1:五花山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一样吗?你从哪儿读懂的?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2:五花山秋天的景色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什么?
引导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五、迁移运用,读写结合。
1. 学习课文写法,续写五花山冬天的景色。
2. 评价交流。
板书设计:
春天 绿中带黄
五花山 夏天 绿色浓浓 美( 热爱家乡的情感)
秋天 五颜六色
附:
《五花山》阅读训练题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完成下面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春天的山是( )的,夏天的山也是( )的。秋天的山有( )、( )、( )、( )、( )······这么多颜色,可以用( )来形容。
2.请把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用“ ”标出来,并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哪种写法更好,好在哪里?
句子: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
3.在正确的解释后面打“√”。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A 告诉我们有一座名叫“五花山”的山很美。 ( )
B 通过描写五花山的美丽,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C 说明五花山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