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7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14 |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八中学 陈凤梅
教学目标:
l、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品味作者的感情。
2、根据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3、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味。
教学设想:
l、一课时
2、通过听读,自由朗读的方法品味诗歌的感情,理清诗歌的感情,脉络;通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的主题。
3、以本诗为基点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赏析和认识。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初中三年我们学了不下百首的诗歌,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或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诗歌,你能吟诵其中的一首么? (学生朗诵)。
其实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有其特有的韵味。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别具特色的抒情诗《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是美国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这首诗发表于1864年,至今广为流传。
一、读并品味
L、老师初读,学生听读。
要求: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想想诗人为什么要阻止樵夫砍那棵树?(学生谈初步的感受,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不必拘泥)
2、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诗人的感情;用笔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句子画出来。
3、合作讨论,作为一首抒情诗,诗人的感情是否有变化,理出脉络。(老师在此期间做适当引导)
二、主题的把握
1、诗人为什么要阻止樵夫砍那棵树?
一一因为这棵树寄托了诗人对先祖的追念,有儿时美好的回忆,有对亲情的向往和对往事的追忆
2、诗人如此多的情感是通过那些事物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对诗中“樵夫” “先祖种下的树”“妈妈的吻”等意象的体会和理解。
3、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64年,至今仍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在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吗?
——目的是唤醒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视,加强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答案不拘泥于一种,鼓励学生多元的思维和答案。)
三、品味语言特点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或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举诗歌中的句子加以体会说明。
老师小结:这首诗的内容很直观,语言通俗晓畅,每一句都饱含作者的深情,情至深处不禁泪水涟涟,可以说情真意切。同时诗人所有的感情又是借助于特定的意象表达出来的,因此明白如话有满蕴着深情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展示古体诗《雁门太守行》和现代诗《我爱这土地》,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于现代诗歌侧重于利用“意象”来表达感情的特点。(比较过程中,学生的答案不拘泥与一种答案。)
2、学生朗诵其他一些现代诗歌,诗歌的范围不定,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的现代诗为主。来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味,体会现代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的特点,以及通俗晓畅的语言风格。
五、语言的实际运用
将《诗经·蒹葭》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或者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典诗歌来改写。
六、老师小结:同学们,从最早的劳动号子到现在多元化的诗歌流派,诗从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过,诗言志,诗言情,读诗更使人灵秀。老师,希望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能象诗一样,丰富而富有激情,也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带有诗一样的情感对待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板书:
樵夫,别砍那棵树
平和的劝说一一一真诚的恳求一一一严厉的警告
感情逐步深入;态度愈加强硬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