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洲际导弹的自述答案
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宇注音。 贻误(yí) 威慑(shè) 首屈一指(zhǐ) 比拟(nǐ) 尾翼(yì) 措手不及(cuò) 赋予(fùyû) 锥形(zhuī) 鞭长莫及(jí)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2)我行我素: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3)先发制人: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4)威慑: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语,告诫修行者警惕外界诱惑,现比喻两种敌对力量,互为条件,交替消长。 3、抓住关键词语,整体认知课文。 课文的第1段介绍洲际导弹诞生的时间、地点、巨大作用。关键词语有:“1957年8月”“在苏联出世”“第一号种子选手”等。 第2到第8段,介绍导弹的类别、构造、使用的动力燃料等。关键词语有“按……可分为”“内部构造复杂”“脑袋”“身体”“当我使用……发动机时”等。 第9到15段介绍洲际导弹的外形(高度、重量)、速度、威力,最后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竞赛是导致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关键词语有“我身高有……”“胸围”“我的本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赋予我‘分头术’”等。
分析课文:
课文自述的内容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 提示:顺序不可以颠倒,因为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一颠倒不但导弹发展的时间顺序混乱了,而且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举例说明。
(提示:文章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等。例略。)
第9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领起句,有总领作用,领起9、10、11段。) 学完本文,将之与以前学过的说明文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感觉? (提示:以前学的说明文大部分比较平实、枯燥,很少运用文艺表现手法,而本文读起来却具趣味性、文艺性,又不乏科学性。这就是本文作为科学小品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