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指导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9-01


  第一单元  成长足迹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结构特点。
  (3)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短语、句子,进行揣摩、品味,从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明确整体阅读的步骤,学习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5)阅读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生活。
  2.写作
  (1)阅读、摘抄、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仿写练习。
  (2)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写作文前要列出作文的写作提纲。
  (3)学习运用“插叙”的记叙顺序。
  3.口语交际
  (1)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地复述课文。
  (2)按写作提纲在小组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的课文题材都是以成长为主,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自己从游戏孩童到小读书郎的成长过程。作品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本文可以了解插叙的巧妙作用。
  安徒生的《丑小鸭》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诗两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从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这两首诗虽然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
  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这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文章阅读建议
  (1)熟悉相关知识,适当了解历史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文章涉及的“旧事”是鲁迅童年时代的生活。当时中国正处在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的统治下,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实行封建专制。他童年所受的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只能摧残青少年,不能培养出救国志士。鲁迅“重提旧事”,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痛斥封建教育强迫儿童读那些无用的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林海音的短篇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完成)。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就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他的父亲不敢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文学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2)结合插叙的方法,明确小说的两条线索。
  通过朗读,区分出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又是怎么引出的,从而弄清全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深入探究文章内容,重视自己的感悟、体验。
  通过反复训练,养成阅读中思考的习惯,不断地问为什么,以加深理解。要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从书本中探求各种知识,深入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意义。
  (4)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心思想。
  通过对比,从儿童对不同生活感受的反差中,非常鲜明地表现“我”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同时表现了“我”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与否定。
  3.相关知识
  (1)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一生写下了小说集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一部(《野草》),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杂文集16部(《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二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2)安徒生(1805-1875)
  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等,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型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3)普希金(1799-1837)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
  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4)弗罗斯特(1874-1963)
  美国诗人。在他11岁时父亲去世。他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5)双关
  一种修辞手法。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多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是谐音双关,“江里的浪花--不是吹的”,是语意双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石壕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集体备课设计表
石壕中学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集体备课设计表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语文导学案合集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部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课后读一读字词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3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2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复习ppt课件(7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各单元解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必背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滕州市育才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
“帮你学作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展开想像的翅膀”教案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