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新课标教学指导 >>
慢慢走,欣赏啊——我随新课标一路走来
作者:韩晓华 华德阳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9-28


慢慢走,欣赏啊
——我随新课标一路走来
韩晓华  华德阳
    苏教版语文教材伴随着新课标而诞生,它已经整整三岁了。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新教材时的激动和惊喜:2005年8月6日,在徐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新教材培训会上,拿到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材,我便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一口气读完,犹如品佳茗,满口余香啊!
    现在,我与它亲密接触了整整三年了,从最初的喜悦、激动到现在的反省、深思,一路的摸索,一路的酸甜苦辣。如果还有一点经验总结的话,那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新教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一学年有四本必修教材的教学任务,比老教材多了整整一倍,怎么处理这些课文呢?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卯足了劲的往前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每天备课、上课,备课、上课……既紧张又充实,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我是在被新教材牵着鼻子往前走啊,刚接触它时的踌躇满志变为现在的疲于奔命。
    不,不能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了,我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忽然想到教材中有这么一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是啊,我走的是不是太快了啊?沿途的风景是不是都在形色匆匆的脚步中被忽略了呢?于是,我决定把“慢些,再慢些,欣赏啊”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这种指导思想体现在下面的教学片断中,尽管零碎,却是我从高一到高三三年的“教学成长日记”,真实地记录了我随新课标一路走来。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评点,评出你的人生体验。
    必修一的第三专题是“月是故乡明”,教科书提出的教学建议是“文本研习”,让学生在教科书所创设的对话情景中,通过自主阅读,钻研文本,品味名篇佳作,与文本、老师和同学交流、对话。然而,“月是故乡明”所选文本都是些历经沧桑或饱经磨难的大作家的人生感悟,学生在人生阅历上和认识距离上都与其有这“天壤之别”,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氤氲千年的“乡土情结”呢?如果走马观花的把课文翻一遍,学生很难体会到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的。
    于是,我要求自己和学生“慢些,再慢些,欣赏啊”,抓住其中的一篇,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文章详尽地评点,并且评出自己的个性。首先是熟悉文本,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其次,在课堂上交流阅读体会,寻找有共同阅读障碍或兴趣的学习伙伴;再次,把思维变成文字,分组承包;最后,在课堂上指定发言人,各抒己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经过这样的“慢功”果然出了“细活”,很多同学感叹道:我现在才真正知道什么是乡愁,它是一种幸福的惆怅,甜蜜的忧伤,它是一杯沉淀千年的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定向作文,活学活用。
    在学到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和孙犁的《亡人逸事》时,由于是带米号的(选学内容或自读课文),且文章似乎很“简单”,于是很多教师一提而过或不提而过,集中精力“讲”鲁迅的《祝福》去了。但我感到这两篇文章并不是可学可不学的,它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很有帮助:现在的学生根本写不出规范的记叙文,动不动就是抒情、议论凑字数。以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为例,首先要求学生精读文本,思考金岳霖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其次,你是通过什么内容才认为他是这样一个人的?再次,作者还画了很大篇幅写金岳霖以外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最后,看看文中共有多少句子是抒情或议论,这对我们写作记叙文有哪些启示?
    然后,我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目,模仿汪曾祺的叙述风格,以现在的科任教师为模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作文交上之后,分组互评,指出习作在写人记事的优缺点,然后由本人二度创作,改进缺点,发扬优点。最后,选出优秀之作,张贴在宣传栏里,供其他同学借鉴模仿,也让所涉及到的教师圈点批画,指出“失真之处”或“传神之笔”,最后定稿,向报刊投稿。经过这么一“折腾”,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并且尝到了写作的甜头——写作变成了铅字,学习文本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能力,在巩固中飞跃。
    到了高三,复习不复习语文课本是个难题——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啊。翻翻当初让自己爱不释手的十本教材(五本必修五本选修),真是恋恋不舍啊!我毅然决定把五本必修教材踏踏实实的“走”一遍,尤其是文言文、古典诗词的背诵、默写和作文的旧题新写,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
对于不同的文本,所采取的复习方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夯实。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重点让学生学习曹雪芹的写作技巧,看看作者是如何安排人物的出场顺序的?如何有时用墨如泼而有时又惜墨如金的?这对我们的记叙文“选材”“详略”有何借鉴意义?对于《项脊轩志》,则要求学生学习归有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手段”,把抒情、叙述和描写融会贯通,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且要在下次的作文训练中体现出来,经过一轮复习,课本“温故知新”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真是一举多得。尽管这样很“慢”,但是欲速则不达啊!
    四、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不搞题海战术。
    高三,书山题海。学生焦头烂额,老师苦不堪言。每天都是发试卷、收试卷、改试卷、评试卷……循环重复。我们能不能“慢些,再慢些,体会掌握”呢?各种资料大同小异,各种试题似曾相识,我们能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
    于是,我不追求学生做题的数量,追求其质量。对于一些题目,我采取的是最慢、最笨、最古老的方法——“爬黑板”。同一个仿写题,四个同学四种答案,那一个更符合题目要求呢?那一个“跑题”了呢?对比十分鲜明,记忆十分深刻;同一道文言文翻译题,四个同学四种翻译风格,但只有一个最接近答案,只有一个得分最高,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年来,体会最深的就是:人生的路上需要慢慢走,需要慢慢欣赏;教学的路上,更需要我们去慢慢的欣赏。
江苏沛县大屯镇湖西中学  221611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初中高效语文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微
在反思中成长——初中语文课改感悟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的生本教育刍议
植根课改,放飞心灵—记我校的课改之路
让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焕发沛然生命之气
新课标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师应该巧妙运用课堂教学机智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下语文教研应如何开展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总结
众说纷纭:课改为何这样难
检槽中学学习推广“杜郎口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备战新课改探究题》教学设计
新课标实施过程的断裂与错位
栽种一片有个性的苇草——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与实验稿之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仍要回归基础,回归文本,回归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科代表的培养与使用刍议
课教堂传统课堂与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之比较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推行中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不可偏废
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之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切入点的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探析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访谈
尊重天性,顺其自然——09暑期培训小结(新课标下教学思考)
新课程教学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浅谈新课改与传统语文教育的关系
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总复习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评价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对联教学
反思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走下三尺讲台,提高课堂成效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新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漫谈新课程改革
新课标要求下我们怎么教语文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反思新课改,探求农村语文教学之路
热闹的课堂带来的思索——新课标课堂教学探微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