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新课标教学指导 >>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作者:fdqfek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1-15


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Fdqfek (  QQ:541862943  )
作者:fdqfek
作者EMAIL:nhm123456789@sohu.com


  关键词:新课程  新问题 
  新课程正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问题一:把自主学习自流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自主”,玩“捉迷藏”。认为这样避了“灌输”、“填鸭”之嫌。于是,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余文森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而是变成了放任自流。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问题二:把合作学习形式化
    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调查发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还有的将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学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问题三:把探究性学习泛化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就不适合采用,如语文课的背景、作者简介,物理课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等,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作无谓的探索、验证,对这类成果知识,用接受学习,几分钟就可以了解、掌握,还有必要去验证吗?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记,效率很高。可见有些知识就适宜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它能简化学习过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说,设计的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应该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将探究泛化,只能降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观念的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是效益,而非“探究”。
    问题四: 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
    在教学中,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可谓是课件的大展示,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成为了教室内的饰物,黑板干脆成了“空白板”。纵观这些课件却发现:有的课件不过只起到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鼠标点点,小棒指指,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有的教师把课件做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放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者手忙脚乱,反倒被动。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确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但在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认知辅助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甚至完全取代我们的传统教具,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引领动态的课堂,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甚为不妥。
    总之,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发展、成熟都要经过一次次的痛苦和历练,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勇于正视不足、冷静思考、开拓创新,新课改将会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美丽春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初中高效语文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微
在反思中成长——初中语文课改感悟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的生本教育刍议
植根课改,放飞心灵—记我校的课改之路
让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焕发沛然生命之气
新课标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师应该巧妙运用课堂教学机智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下语文教研应如何开展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总结
众说纷纭:课改为何这样难
检槽中学学习推广“杜郎口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备战新课改探究题》教学设计
新课标实施过程的断裂与错位
栽种一片有个性的苇草——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与实验稿之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仍要回归基础,回归文本,回归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科代表的培养与使用刍议
课教堂传统课堂与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之比较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推行中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不可偏废
让语文课堂绽放智慧之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切入点的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探析
慢慢走,欣赏啊——我随新课标一路走来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访谈
尊重天性,顺其自然——09暑期培训小结(新课标下教学思考)
新课程教学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浅谈新课改与传统语文教育的关系
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总复习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评价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对联教学
反思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走下三尺讲台,提高课堂成效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新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漫谈新课程改革
新课标要求下我们怎么教语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反思新课改,探求农村语文教学之路
热闹的课堂带来的思索——新课标课堂教学探微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