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阿炳在1950》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5


第十八课  阿炳在195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阿炳,就没有阿炳的艺术。 
  2、了解电视系列专题片的文字稿属于报告文学,因此,它具有真实性。 
  3、输理文章结构,了解阿炳的经历和他的《二泉映月》 
  4、细读文章,将解说词与人物同期声融合起来读,理解同期声有多人,多角度、多方面地介绍阿炳。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将解说词与同期声结合起来叙事写人。 
  2、阅读课文,理清思路,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表现的中心。 
  难点:理解阿炳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生涯,为阿炳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传。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课时  
  
一、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片、录音机和磁带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起跑线 
     1、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2、放《二泉映月》磁带,欣赏这首名曲。 
(二)学海拾贝 
    1、简介电视专题片文字稿 
    2、简介《二泉映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阅读,理清思路,梳理结构 
    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段意 
    5、讲析第一部分 
    (1)默读这部分,思考这部分的内容。 
    (2)提问:这部分写了哪部分内容? 
     明确:A、《二泉映月》被发现的过程。 
     B、阿炳因自编自演《金圆券害煞老百姓》被勒令不准再公开场合卖艺。 
     C、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艺术生涯。 
     D、阿炳的性格特点。 
     提问:在写法上,本段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回答) 
     明确:A、用倒叙的方法引出〈二泉映月〉被发现的过程。 
     B、用插叙的方法介绍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 
    (3)老师小结 
  
  6、讲析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2)提问:这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录音的经过和录音三个月后阿炳去世。 
  提问:录音的经过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写录制〈二泉映月》的经过,简略写录制其他五首曲子。在写《二泉映月》时又重点写了“倒带”时,阿炳听自己的演奏录音,阿炳欣喜、高兴的神情和动作。 
  (3)教师小结 
  
  7、讲析第三部分 
  (1)中心思想 
  (2)写作特点 
   A、作为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本文在叙事方式撒谎能够显著的特点是:由多人、多角度地叙事。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采访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同时,增添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 
   B、解说词中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多种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主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炳在1950》教学反思
《阿炳在1950》ppt课件(22页)
《阿炳在1950》问题学案
《阿炳在1950》ppt课件7
《阿炳在1950》ppt课件6
《阿炳在1950》学案
《阿炳在1950》导学案
《二泉映月》mp3现代版欣赏
《二泉映月》mp3高清独奏欣赏
《阿炳在1950》ppt课件5
黄老师《阿炳在1950》教学实录
阿炳《二泉映月》MP3音频欣赏
《阿炳在1950》ppt课件4
《阿炳在1950》教案3
《阿炳在1950》ppt课件3
《阿炳在1950》ppt课件2
《阿炳在1950》ppt课件1
《阿炳在1950》同步练习
《阿炳在1950》重点分析
《阿炳在1950》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