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阿炳在1950》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23


18  阿 炳 在 1 9 5 0(自读课)
                                   周江中学   eeyy
教学目标: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
          2、了解其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3、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简单介绍《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二泉映月》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由此而引出阿炳,并板书课题。
二、简单介绍阿炳及《二泉映月》。
1、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号雪梅)之子。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2、《二泉映月》: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有一个像是感怀、叹息般的引子,几小节后出现的主题具有感慨万千的情绪。这个主题在全曲出现多次,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激昂悲愤的语调,似乎倾吐了作者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平,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但又交织着疑问和伤感。
3、《二泉映月》的影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过(如美国的波士顿、
费城;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法国里昂等);有人说:如果贝多芬创造了西方音乐的《命运交响曲》,那么阿炳就创造了东方音乐的二胡《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是中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
二、检查词语解释:
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绝唱、如痴如醉、昭君出塞。
三、文章分析:
1、《二泉映月》:此曲录完后,还没有名字。阿炳经常在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拉琴,所以命名《二泉映月》,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说和内容无关。
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950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为瞎子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

并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倒叙、插叙;敢叛逆、有骨气)
(二)“1950年2月——催第(瞎子阿炳的妻子)也随之而去”。详写为阿炳录
音的经过,略写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三)“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末尾”。写抢救《二泉映月》的经过和意义,并说明的影响。(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3、文体特点:本文可视为报告文学。
4、写作特点:(结合内容分析)
①解说词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
②多个人、多角度和多层面地叙事。
从内容上看,作品既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既“点”上写1950年为阿炳录音的经过,又“面”上写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经过时,既详写了为名曲《二泉映月》的录制,也略写了其它五首曲子的录制,并补充说明了《二泉映月》成为绝唱的原因。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上看,电视片既有大量解说词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镜与同期声播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顺序,也有倒叙、插叙;既有叙述、说明,也有议论、抒情。   
作用:增强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还增加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
③声画合一:将解说词与人物同期声结合起来叙事写人。
④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通过介绍和评述,揭示和升华事件的本质。
四、小结:
1、阿炳坎坷的一生创作了《二泉映月》;
2、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五、练习:
课末练习:(三)
六、作业:
1、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为什么能够闻名于世并保存下来?说出其原因。
(应根据写作特点④来回答)
2、小作文:为阿炳写100个字左右的小传。
板书设计:(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炳在1950》教学反思
《阿炳在1950》ppt课件(22页)
《阿炳在1950》问题学案
《阿炳在1950》ppt课件7
《阿炳在1950》ppt课件6
《阿炳在1950》学案
《阿炳在1950》导学案
《二泉映月》mp3现代版欣赏
《二泉映月》mp3高清独奏欣赏
《阿炳在1950》ppt课件5
黄老师《阿炳在1950》教学实录
阿炳《二泉映月》MP3音频欣赏
《阿炳在1950》ppt课件4
《阿炳在1950》教案3
《阿炳在1950》ppt课件3
《阿炳在1950》ppt课件2
《阿炳在1950》教案2
《阿炳在1950》ppt课件1
《阿炳在1950》同步练习
《阿炳在1950》重点分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