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芳菲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4-07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风雨雪雾回故乡
第一次去凤凰,好像不是去他乡:而是回去,回故乡。
多亏了黄永玉,当然,还有沈从文。一百多年了,故乡不断被抛弃,人们一直在被教育如何成为一个异乡人,离开家,获得体面的观念、职业和身份。故乡在溃败,走人,失血。《边城》里翠翠的一抹亮色,像宝藏在深山里的野物,留着一个遥运的念想。后来,来了黄永玉,“一路唱回故乡!”——他一本书的名字。那么欢乐,自信,有劲!85岁,他开始写长篇自传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讲童年故乡的风霜而雪、往事人情。跟读这部小说四年了,真的哭过,真的笑过,真的长长地安静过。我家乡不在凤凰,但一样有山,有水。夏天下河游泳,涨水了,站在高岸上看;冬天在岩头看下面的河水清到透底……那种枝枝相当、叶叶相覆、根根相连的整幅生命图画,正是童年故乡的记忆啊。
去凤凰前,被打了不少“预防针”,说凤凰变了,商业味很浓,会失望的。尽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出现在眼前的拥挤、嘈杂还是让我震惊了。晚上几个人跟着黄永玉去江边吊脚楼的咖啡店。他走前面,高高低低的青石板路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看着这个在黑暗中快步向前的背影,很多疑问和答案似乎同时涌上来……乐声震耳,从隔壁四周传来,我试探:“黄先生,您觉得现在的凤凰和以前的比?”“无所谓!”“怎么无所谓?”“嘉善战役死了那么多凤凰子弟,那时凤凰城人都没了,哭声都稀罕。现在热闹一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无所谓!”——“人心不要变就好”他补充。
在清寂的准提庵,看到黄永玉十幅佛教主题的壁画。“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落花上坐着的白衣大士,笑得那么开怀,那么深。沱江虹桥上的题字和对联,是黄永玉写的。广场上被游人团团围住的凤凰雕塑,是黄永玉做的(包括广场设计)。幸运地进了文昌阁小学,一进校门看见百年校庆时黄永玉捐建的教室和礼堂。去老家寨的山道旁,看到朴素的“春草一号”(黄永玉为他在家乡捐建的小学取名“春草”,一共有多少号?不知道)想起在吉首大学看到的“黄永玉艺术博物馆”,黄永玉把毕生收藏的200多件文物,捐给了故乡的大学——“从文表叔说,看到好东西就想往家里搬……”听说还有酒鬼酒,茶峒的翠翠雕像…
曾设身处地地想,谁离家后回去的次数怕都不会多。沈从文先生20岁离开湘西,一生的乡愁也只寄托在可数的两三次回家中。艰难世事,不用说了;就算太平岁月,到异乡安家,有子女,有工作,有面前纷纷扰扰的世界,年纪再慢慢大上去,路途也不易……关键是,故乡在文化上失落了,和外面的世界差不多……回家的意思,渐渐淡去,即使有念想,也成为心底不想去碰的地方。
直到在凤凰,看到这些不同年份里黄永玉做的事,才知道我的这些“设身处地”,离他太远。原来,除了写作“无愁河”,在离家的人潮越来越汹涌的这些年间,黄水玉还走着一条真正的回家路。
那时玉氏山房的画室墙上,已有了四座桥的设计图。四桥以“风、雨、雪、雾”命名,正如黄永玉小说中童年故乡的图景。因为游客多,一座虹桥已不能满足进出城的需要。头回见识这种阵仗的我,模仿着周围人气定神闲的样子,心头抑有重重的惊叹号:86岁!画画!写长篇连载!从北京跑来湘西!还设计桥!还四座!
听起来,像点石成金那么容易,很潇洒、气派,不是,家乡人都知道,他为家乡做的年一件事都是苦行:他终究只是一名画家,一个“文星街老百姓”一个不要钱的“志愿者”。碰到能欣赏、能会心珍惜的人,自然是好。但哪里个个都那么顺?不理解、误解,也是有的。黄永玉曾给陷入困境,经历风吹而打、遭遇雪霰雾霭的朋友捉过“忠告”,也应是他的夫子自道——”一,不要哭:二,不要去想自己的冤枉,就想不冤枉的;三,看书!我送你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系统地读……”
黄永玉为桥写过美炒的句于,他懂桥。二十多年前他走在巴黎,想“桥,是巴黎的发簪:也想家乡的桥,“杜鹃声里阑干”,想人在桥上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善良的感应,他说:“桥不会破坏风景,桥本身就是风景。”想一想,就美,美得庄严,不可思议。
今年七月,凤凰四座后再捐的吉首的四座桥(花桥、爱桥、肥桥、醉桥)落成。大热天,黄永玉又回湘西。邀请朋友们也去。肥桥旁边,有一座小小碑刻,镌刻着5月30日黄永玉的一封信。那时,吉首四桥建设的负责人去万荷堂汇报工程进展,黄永玉忽然问:修桥的工人都是本地人吗?答:大部分是。哎。黄永玉一面应着,一面走到一旁,裁了张纸下来,提笔写了一封信,请带回来。
信不长,照录如下:
峒河四桥工程的工人同志:
谢谢这一年来在四座桥上下的功夫、费的力气,每次听到来北京谈情况进展的同志讲到各位为故乡建设的积极精神和吃苦干劲,都让我感动,多谢!
建桥事小,对祖国对故乡的感情事大,我领会到你们的精神,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我们湘西人就是这种脾气,不论多难,要干就干得像个样子,干得漂亮,为的就是一口气。
我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不晓得哪个时候叭噗一下完事;各位有一天也会老,但桥是您亲手建造的,有您流的汗水,各位将骄傲地告诉您的妻子、孩子、孙子:“这桥是我造的。”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次见着那位负青人,问怎么想起把这封信刻成碑,好点子。他说:“当时看了信,心头一动,觉得这桥好像和我有关系、和更多人有关系了。”
四座桥,换人心里的一动。
值。
当我第一次去凤凰,脑子里冒出“跟黄永玉回故乡”这句话时,以为是终于得了喜悦,可以借“无愁河”之力,一脸阳光地回去面对养育自己的故乡。慢慢知道不仅仅这样。跟黄永玉回故乡,是看他在已经变化的故乡中,怎么自处,怎么努力,记忆如何成长为信念,有面向未来的生今。
(取材于芳菲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像宝藏在深山里的野物宝藏:珍藏、埋藏
B.看到朴素的“春草一号”朴素:简陋、简单
C.头回见识这种阵仗的我阵仗:情形、场景
D.……美得庄严,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难以想象、难以说清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资折,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感动于黄永玉的长篇小说,因为书中的故事也唤起了作者的童年回忆。
B.在作者看来,对于故乡变得越来越嘈杂、越来越商业化,黄永玉是失望的。
C.作者列举黄永玉在不同年份为家乡做的事,展示其走着一条真正的回家路。
D.“桥”在文中不仅是一处风景,也是连接游子、本地人、故乡三者的纽带。
18.文中写道:“四座桥,换人心里的一动。值。”“四座桥”为什么能“换人心里的一动”?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值”?请根据文意,简述理由。(6分)
19.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妙处。(6分)

 

 

答案:

四、(共18分)

16.(3分)B17.(3分)B

18.【评分参考:本题6分,第①问4分,第②问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①黄永玉以八十多岁高龄仍为故乡建桥之事操心奔忙(1分),在家乡人看来,是“苦行”(或:很是辛苦)(1分);黄永玉写给故乡建设者的信(1分),唤起了工人们对故乡的归属感和建设故乡的自豪感(1分)。②负责人把信刻成碑立于桥旁,又将这种信念进一步存留、播散(1分),使更多的人能受到感召,更爱自己的家乡,愿为自己的家乡出力(1分)。

19.【评分参考:本题6分,含义4分,“风雨雪雾”3分,“回故乡”1分;妙处2分,任选两条作答,各1分。只要符合作品情境且能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答案示例)

含义:生活上,黄永玉为家乡凤凰沱江设计的四座桥以“风、雨、雪、雾”命名(1分);文学上,黄永玉不断创作,记录下自己童年故乡的风霜雨雪、往事人情(1分);现实中,黄永玉在为故乡做实事中也曾“经历风吹雨打”“遭遇雪霰雾霭”,面临种种困境(1分);他的书、他的信、他做的事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回归(或:鼓励人们为家乡做事),跟他一起“回故乡”。(1分)

妙处:内涵丰富,有象征意义(或:总括全文,暗示主旨);以景寓情,有想象空间;富于诗意,有文学色彩。(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列克谢耶维奇《写在门上的一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