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1-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奇医·奇方
    先生姓宋名华,幼时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十岁便随父习医,深得祖上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即成阿城名医。
    宋先生的药铺开在阿城的东街上,号“一文堂”,意即有一文钱可求医问药,无一文钱也可求医问药。药房门前大书一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宋先生怀有超绝的接骨医术。无人就诊时,他就在后院练手功。他将瓷碗砸成碎片和着胶泥装在一条布袋里,双手伸进去捏着,摸着,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久之,那双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遇到腰酸腿痛的,只需他轻轻一捏,便立时见效;折胳膊断腿儿的,一摸一捏也就接上了;有在别处断骨没有接好,到了宋先生手上,只见他冷观一眼,然后一个箭步冲上前,朝那坏腿弯膊处猛地一推,一提,一拉,一捏,眨眼功夫,就给弄好了。
    就这样,宋先生每日坐诊“一文堂”,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有时,也有人请他去出诊。他从不要求来人为他配马备鞍,只骑着自家那头毛驴前去,嘚嘚嘚,洒一路清脆的蹄音,奔走四方,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这年秋天,日本鬼子打进了阿城。原阿城驻防司令麻五摇身一变当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阿城第一号大汉奸。
一天夜里,宋先生正襟危坐在八仙桌旁捧读一本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突然,寂静的大街上传来一条游狗狺狺的惨嗥,似遭受了什么重物的捶击。接着一串哒哒的马蹄声响过来。随后,就有人跳下马,咚咚地砸门。
    宋先生打开门,面前那人提着一盏马灯,影影绰绰一身军人打扮。军人十分恭敬地问候宋先生。宋先生垂眼一瞅,知道来人是已投靠了日本人的麻五的副官。副官叫宋先生上马。宋先生略一沉吟,说,是你家哪位姨太太不舒服吗?副官说,是麻司令。他老人家今晚就寝前不知怎么回事瘫软不能站立了,有劳先生去看看。先生笑了,这就去吗?副官一只手提着马灯,一只手紧按着腰间盒子枪的枪套,语气冷冷地,马上去!
    宋先生扫了一眼副官,又微微一笑,说,好的。先生说着便去后院牵出了他的那头小毛驴。另一个伪军模样的人走过来,欲扶宋先生。先生摆摆手,抓住鞍辔,腿一跨,很矫健地上了毛驴背。走吧,他说,走吧。
    宋先生是在子夜时分走进麻五的驻地的。麻五在床上蛤蟆样哼哼着,见了宋先生,一连声说,先生救我,先生救我!这阵儿只觉着浑身酥软,像没有骨头似的。说着就要往起爬,竟是动不了。
    宋先生看一眼一摊稀泥样的麻五,上前看了看病情,说麻司令病得不轻呢,我给你开几剂方药吃吃看。这里有两样药引子,是万万不可少的,你要务必弄到,方能见效。说罢端坐到一张紫檀方桌前,铺开纸张,挥笔就是一剂方药。药引子另纸附上,写的是:石松籽五钱,夏枯草五钱。
    三天后,麻五的副官骑着马又上“一文堂”来了。其时宋先生正在药房配药,见到麻五的副官,宋先生也没放下手头的活,只散淡地问一句,麻司令的病好些了吗?
    没有。副官说,先生你开的药剂好像疗效甚微。
    药理全对,怎能无效?这就奇了。宋先生放下手里的活,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家司令吃了枯草,可除草性;吃了松籽,当具松质。怎会无效呢?
    副官一脸茫然。
    宋先生缓缓地说,麻司令他把药引子吃到哪儿去了?
    当然是肚子里呀!副官觉得宋先生的话有些愚蠢。
    宋先生双手一拍,难怪不管用,我是要他把药引吃到心里去呀……
    副官莫名其妙地去回话了。
    当天,有人看见宋先生提着药箱,骑着毛驴去城外出诊了。
    从那天起,阿城的人们再也没见过宋先生。
    后来,有人传说,宋先生明里是个坐堂的郎中,暗里却在给城外赛虎岭上的抗日游击队供应着紧缺药品。传说又说,麻五的副官那天回去将宋先生的话一五一十学说给麻五后,麻五当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五官扭曲得极可怕。宋先生的那番话惹恼了麻五,他想暗害宋先生,但宋先生早已经参加八路去了。传说还说,宋先生当了八路,一身戎装,一改书生派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带领除奸队干掉了狗汉奸麻五……
    抗战胜利后,宋先生的名字和那张奇方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以传统的传奇小说模式交代了人物的姓名、身份、成长经历,为下文具体描写这位奇医作了铺垫。
B.小说通过描写药铺的典型环境,比如“一文堂”的店名、门前大书的对联、“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等来烘托人物。
C.文中在表现宋先生的接骨神技时,用泥中拼碗训练肉中拼骨,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原理相同,有科学依据。
D.汉奸麻五突如其来的瘫软怪病,有巧妙的隐喻作用;而宋先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子,其实是暗讽麻五没骨气。
8.标题中有两个“奇”字,请简要分析“奇”在何处。(6分)
 

9.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7.C【解析】文中说这样做是为了练手功,与肉中拼骨未必原理相同,未必有科学依据。这样写是为了增添传奇色彩。
8.①奇在医术。阿城名医,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接骨神技手到病除;
②奇在医德。有一文没一文均看病给药,不求利益;从不要求请他出诊的人为他配马备鞍, 只骑着自家那头毛驴前去,奔走四方,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③奇在用药。医术高超,开出的药却无效,用开出的奇特药引子讽刺棒喝汉奸;
④奇在机智镇定。麻五副官拿枪逼他出诊,他不慌不惧;写下讽刺挖苦麻司令的药方,从容端坐;副官质问药效,他从容对答;
⑤奇在身份。表面上是名医,实际上还可能有多种身份,充满神秘感。(答出一点 2 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9.①丰富人物形象。用传说交代宋先生医术之外的另一个侧面,进一步突出宋先生之“奇”;
②释疑,使情节完整。通过传说,交代宋先生的身份、去向,使宋先生先前的所作所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情节发展更真实、可信;
③表现人们对宋先生的敬仰、赞美;
④增强小说的传奇色彩,增强可读性。用传说而非作者直接交代,造成真假莫辨、不可思议的效果,更富有神秘色彩。 (每点 2 分,共 6 分。答对三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列克谢耶维奇《写在门上的一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