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陈从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陈从周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9-2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陈从周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如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 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从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续以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自来文人画家颇多名园,因立意构思出于诗文。除了园主外,造园必有文人、画家、笛师、曲师、山师等等,他们相互讨论,相机献谋,为主人共商造园。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后,文酒之会,畅聚名流,赋诗品园,还有所拆改。明末“乐郊园”就曾经历四次拆改,可见名园之成,非成于一次也。如果游园者文化修养高,还会吟出几句好诗来,画上几幅清逸的园景。
汤显祖《牡丹亭》中“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是情钟于园,而园必寓情也, 文以情生,园固相同也。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可见,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当然,这其中还是要能表达意境。造园之高明者,能将文学、绘画、音乐等诸境,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生不尽之景。此外,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故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
从明中叶后直到清初,文人园可说是最发达,水平也高,名家辈出。计成《园冶》,总结反映了这时期的造园思想与造园法,而文则以典雅骈骊出之。继起者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亦典雅行文。
中国园林必置顾曲之处,临水池馆则为其地。苏州拙政园卅六鸳鸯馆、网师园濯缨水阁尽人皆知者。造园言“得体”,此二字得假借于文学。文贵有体,园亦如是。文体有其独立 性,故郊园、市园、平地园、小麓园,各有其体。亭台楼阁,安排布局,皆须恰如其份。
总之,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京香山饭店被称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因其体现贝聿铭的匠心,将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
B.如果园林主人文化水平高,又辅以清客献谋、名流建议,那所造园林能激发起游园者的创作灵感。
C.中国园林应时而生,满足了士大夫们躲避喧嚣、寄情山水的需要,尤其是因他们的优秀诗文而得以存留。
D.造园可从诗文中悟得妙法,构设之时讲究园景的曲折有致、呼应得当,追求在有形之景里兴无限之情。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论证园林与诗文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B.文章引用《牡丹亭》的曲词,论证诗文作品也可对欣赏、领会园林产生影响和意义。
C.文章论证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间的复杂关系,主要是按时间顺序推进的。
D.文章论证的语言准确、严密,同时也因为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而鲜明雅致。
17.中国园林离不开中国诗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答案:

15.C项,“尤其是因他们的优秀诗文而得以存留”说法错误。 原文“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可知,并没有强调因他们的优秀诗文而得以存留,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16.A项,“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论证园林与诗文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错,是举例的论证手法。
17.筑园:构筑园林出于文思,从诗文中悟得妙法;存园:园林常赖诗文以存世,流传的园林著作也多出自诗文水平高的作者之手;成就名园:名园之成需要诗文修养高者参与;赏园(游园):借助诗文更利于欣赏、领会中国园林精神实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