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知识点
|
|
作者:jsxyszzzb 上传者:jsxyszzzb 日期:17-12-02 |
《治水必躬亲》知识点(编者:朱在彬)(2017/12/1)
(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原文第一节: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第一段:论述治水要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一节重点字:躬亲:亲身。治:治理。法:方法。可:可以,能够。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执:固执。一:一端,一方面。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义: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亦:也。可:可以,能够。妄意:随意。轻:轻易。信:相信。盖:原因是,就因为。潴:水停聚的地方。势:指河流的形势。相度:观察和测量。相:观察。度:测量。得:(能够)了解。其:它的,它们的。情:真实情况。咨询:访问,征求意见。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追究到底。致:事理。是以:因此,所以。是:此,这样。以:因,因为。必:必须。得:应该,应当。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躬:亲自。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第一节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比),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信服,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节重点字解释: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穿着宽束衣带。往来:来来往往。于:在。之:的。亲:亲自。给:发给。扣:克扣。而:并且。未尝:不曾。尝:曾经。横索:横行勒索。必:必须。如:像。是:这样。举:古义:完成、做好,办事成功;今义:举起、抬起。如:如果。好:喜好,喜欢。逸:安逸。恶:讨厌,厌恶。计:计较,盘算,考虑。远:远远地(躲开)嫌:(躲开)嫌疑。避:避免。怨:抱怨。则:那么。兴:办成,办好。
原文第二节: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第二节译文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赏析本文先阐明了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再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第一段:论述治水要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海瑞为例,表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对比论证(正反对比),阐明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令人信服,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海瑞形象: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造福百姓的实干家。
基础题
1指出加点古今义:①泥于掌故 古义: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②则事不举而水利 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
2.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见利忘义。3.“海忠介”指海瑞,明朝曾经骂过皇帝的清官,与包公(北宋包拯,人称“包青天”)齐名,人称“海青天”。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吴晗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海瑞罢官》。
| |
| 标题: |
《治水必躬亲》知识点 |
| 文件大小: |
11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jsxyszzzb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