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怒吼吧,黄河》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11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自贡市育才小学 邱李艳 
教材分析

S版11册四单元围绕“民族之魂”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怒吼吧,黄河》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河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光未然、冼星海以及抗敌演剧三队和观众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表达了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的信心。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懂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不成问题了。对品味精彩语句;赏析精彩片段;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了解作者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还需引导和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革命激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1、学生查阅故事背景,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特殊形式。

2、学生查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大致了解他们是什么人。

3、准备《黄河大合唱》几段经典唱词和音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黄河之气魄

师:孩子们,谈谈你对她的了解。(师板书:黄河)

师:是啊,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歌颂过她,看看这些诗句吧!(课件依次出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成仞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每出示一句,学生一起读一读。)

师:黄河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被每一个中国人争相传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课(师将课题板书完整),领略苦难中黄河的风采。(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本课中,黄河就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形象,她奋勇拼搏的精神正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让学生认识黄河。通过朗诵有关黄河的诗句导入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黄河文化,积累诗句,而且在诵读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

二、感课文之层次

师:请大家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通过反复读、查字典、和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读通顺课文。思考课文按顺序记录了什么事。

师:本文就是按顺序写了《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所有写事文章的三要素,记住,我们在创作记事文章时,将这三要素道清楚了,我们的文章也就写好了。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师梳理写作顺序,既渗透了篇章结构,又教给了学生写记叙文的方法。】

三、品黄河之怒吼

(一)四读,黄河吼出千层浪

1、自由读,看一层浪

师:课前我们交流了自己眼中的黄河,那诗人眼中看到的黄河又是怎样的呢?请自由读1—3自然段。

师:谈谈你读到的黄河吧!(课件出示黄河图片,并相机通过比较“滔滔黄河”“波浪滔天”及“惊涛骇浪”“波涛汹涌”指导生字“涛”和“滔”,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区别。)

(课件出示:“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

2、抽读,触二层浪

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如:你的朗读让我听到了黄河的隆隆巨响;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黄河卷起的高大浪头;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黄河声势浩大地奔向远方等。

3、推波助澜读,踏三层浪

4、齐读,搏四层浪

5、回扣中心词——怒吼

师:这样的黄河映证了题目中的哪个词?

师:是啊,黄河在——怒吼!

(二)对比,修辞表达百倍情

师:看到这样的黄河,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你想到了黄帝(想到了大禹),你说的内容和二自然段后面倒二(三)的意思一样,只不过你说的是陈述句,书上的是反问句,读一读,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师:像这样把多个反问句放在一起,又构成了另一种修辞手法——排比(生接答)。再读一读,看看排比有什么好处。

师:你们从两种修辞体会到光未然对黄河的深深情意,很会读书,记住:以后写文章,适当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会有助于我们的表达。

(三)回忆,精神传给万代人

师:黄帝、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地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下百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黄帝、大禹已离我们远去,唯有黄河将中华民族这种精神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民族魂的象征。请大家再读二自然段,想想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师小结:是啊,光未然也许正是想到一要歌颂母亲河,二要中国人继承不屈的民族精神,三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借助黄河描绘斗争和光明,所以要创作《黄河大合唱》。

【设计意图:课文中对黄河的描写,是对中国精神的歌颂,由四读层层探索出黄河不屈不挠的精神,继而将这种精神由物过渡给人,为下一课学习人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导入新课

师:请孩子们读题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谁在怒吼?这篇文章中只有黄河在怒吼吗?请大家自学4—8自然段,你还能看出谁在怒吼,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抛给学生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还有谁在怒吼?这是学生不可能想到的问题,学生会很积极地进行下面的学习,教师顺势以学定教。】

二、走近光未然

1、读句子,解析人物想法

(课件出示:“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师:这又是一个什么句?用你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这句话,体会排比的气势。

(课件出示:读到           这个分句时,我仿佛看到       

                                             来到       

                                             听到       

                                             想到        )

师:读了这个排比句,用你的体会来填一填空吧!后面四空至少选填两处。

师:你能有这样的体会,说明你对这个分句的感悟已经很到位了,来,把你的感受放到这个分句中读给大家听一听。

(播放四段《黄河大合唱》乐曲)

师:孩子们仔细听乐曲,你能判断出每一段分别是四个分句中的哪一类吗?

师:很好,奖励你们配着这段乐曲读这个分句。

师:你觉得光未然写的歌词还有其它类别吗?文中哪儿告诉你的?请你仿照原文说一说。

2、背课文,欣赏人物品德

①引接读、背四自然段。

②师:你们觉得光未然是个怎样的人?

③师小结:是的,光未然通过他的诗在怒吼,吼出了民族的苦难,吼出了斗争的勇气,吼出了光明的未来!

【设计意图:这个排比句是描写光未然的重点句,也是走进光未然的突破口,通过创设情况来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感受歌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达到走进人物内心的目的。在理解内涵过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佳句就如顺水推舟。】

三、走近冼星海

1、品动作,领悟人物心情

(课件出示四自然段:“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抓在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①抽读四自然段。

②师:请其他孩子标出文中冼星海的动作。

③师:再请大家找找这三个动作词前面的修饰词,想想这些修饰词让你知道了什么?可以不要这些饰词吗?

④师小结:表现一个人特点时,不仅可以用动作表现,在动作前加修饰词,表现的力度会更大,效果会更好。请记住用在以后的写作中。

2、研过程,感受人物艰辛

(课件出示五自然段:“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①抽读五自然段。

②师:请其他孩子感受这个自然段几句话之间的关系。

③师:的确是总分关系。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表现在哪些地方?

④师:那短短的六天,在那昏黄的油灯下,在那孔小小的土窑洞里,没有钢琴辅助,你似乎看到冼星海是这样谱曲的——(随机抽学生谈)

⑤ 师:作者在安排材料时,巧妙地安排出了详略,光未然详,冼星海略,请记住,你们以后写作时安排材料也要有详有略。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和作家平起平坐的机会,补写出冼星海作曲的过程,可以仿照四自然段,用上“时而……时而……”,也可以用“没有……没有……”或“顾不上……顾不上……”等词语,欢迎大家积极交流。

⑥师:孩子们,你们一定知道冼星海作曲时为什么会这么投入。(抽生谈理解)

⑦师小结:是的,冼星海在怒吼,通过曲调吼出了民族的苦难,吼出了斗争的勇气,吼出了光明的未来!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五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仔细咀嚼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冼星海对话,走进冼星海的内心世界。同时,教师还两次点拔写作方法,发挥了文本的写作示范作用。】

四、走近抗敌演剧三队和观众(略)

五、深化主题,结束本课

(课件出示:“因为这部作品,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怒吼吧,黄河!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1、范读。学生思考:大家共同的心声指什么?

2、师:将课题中的黄河换个什么词,能表达大家的大家的心声?

【设计意图:在深入领会光未然、冼星海、演员、观众的心声后,思考大家共同的心声,从而将不屈不挠的黄河精神充分过渡给全中国人民,起到升华主题之用。】转自贡市育才小学邱李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2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
《怒吼吧,黄河》教案1
《怒吼吧,黄河》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