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古为今用”才能发挥史学功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古为今用”才能发挥史学功能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很难脱离社会现实的,每一个时代的史学总是要为那个时代的现实服务。所谓“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历史的启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是史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纯客观”的史学是不存在的,哪怕是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也是反映那一时代的特点并间接为现实服务的。所以,那种企图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古代史籍之完备、史家之众多、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史学的镜鉴功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到今天出版的各种史鉴类历史书籍,无不鲜明地体现了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清代顾炎武说:“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今天,史学对社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这种影响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等积极作用。史学这方面的社会功能,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作用绝不可低估。这种社会功能也决定了在现今社会,史学绝非可有可无的学科,绝非脱离社会现实的“纯学术”,史学所承载的历史观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史学,才能更好发挥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
    在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为了“古为今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史学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为了服务现实而伪造历史。像“影射史学”那样以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当然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当下,还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这也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诸如此类的历史论著,瞬间就会被历史淘汰。史学发展的实践证明,用一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比用十倍过激、空洞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因此,“古为今用”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基础之上,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需要而任意歪曲、伪造历史,否则史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史学的社会功能,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不过,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许多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许多令人沮丧的事情。史学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出观了不景气的局面:高校历史系招不上学生,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史学论著难以出版或发表,等等。这显然不利于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与史学性著作的冷清相反,市场上那种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则四处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型影视作品也是大热。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形势,是需要史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应坚信时代需要史学,通过自身变苹,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16版,作者周伟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它不会脱离社会现实,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总是要为现实服务,即所谓“古为今用”。
B、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完备的古代史籍、众多的史家、广泛深入的社会学史,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C、史学的“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当然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需要而任意歪曲、伪造历史,否则史学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D、当前,市场上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型影视作品大热,与史学不景气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为今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表达的意思与史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相同,没有“纯客观”的史学,包括中国传统的考据学。
B、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和现代史鉴类书籍等都能鲜明地体现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符合“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的评价。
C、以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影射史学”、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的史学,都属于伪造历史。目的是标新立异、一鸣惊人。
D、历史系毕业生比较难找工作,史学论著难以出版等现象,既不利于我国的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它应有的社会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原因可能是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
B、现今,史学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等积极作用,如史学让整个中华的56个民族同奔中国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C、作者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同时也特别提醒,要注意防止为了“古为今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的一种错误倾向。
D、作者承认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令人沮丧的事情,但坚信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答案:
1、B (B项,表述错误,“广泛深入的社会学史”不是“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的意思。注意A项看清第一段的第二句与最后一句)
2、C (C项,范围随意扩大,不合文意。原文只是说“还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这也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并未说“影射史学”是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只是表明它们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
3、B (“史学让整个中华的56个民族同奔中国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符合作者的观点。首先,“史学让整个中华的56个民族同奔中国梦”无中生有;其次,作者说“史学这方面的社会功能,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作用绝不可低估”,是说史学的影响“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赵鑫珊《哲学是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谈中国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帆《“玩梗”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的浙东脾气》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鱼《论王石头的重要性和非重要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作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浙江省高考题)
《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知识分子何为——《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光潜《诗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涌流和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时中《人生意义何处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金《小说中的细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之祠堂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林庚《青与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骆玉明《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练习及答案
《乡土本色》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崇尚和平,厌恶战争》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六种自由》阅读练习及答案
《儒墨法三家观念差异的根源》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宋范成大在《醉落魄·栖乌飞绝》中云...》阅读练习及答案
段清波《城和长城:中华文明的见证》阅读练习及答案
彭吉象《中西美学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