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吴组缃《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吴组缃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1-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14分)
女人
吴组缃
这个女人二十来岁,扁扁的嘴巴,扁扁的鼻子。手粗,眼粗,身腰粗。她轻轻地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说:“太太,我想,我想,我想……”说的时候,两只粗大的手互相紧握,扭捏着;圆而大的眼睛往下沉,盯着她自己的脚尖。那脚趾头也在扭动着,是赤脚。
太太则才因为先生看了电影,没曾约自己,又想到昨晚上做了许多菜,等先生回来吃,等到八点先生才回来,先生说吃过了;“吃过了,早就不告诉我!”气得太太楞了一夜肚子。“我晓得你心里早没我!”两颗眼泪就流下来,就伏到床上去抽咽。
先生捧着一本书楞了一会,戴上帽子笃笃笃地出去了。
太太一个人在床上躺着,觉得没有趣味,看见这个女人推门走进来,忸怩得滑稽的样子。
一个礼拜前,这个女人由荐头行送来,先生问怎么样,太太说:“看那傻样顶有趣的。”于是就留下了。现在,太太虽然刚拭干眼泪,肚里还憋着气,可是她觉得很闷,愿意有个人和她说话。
“你想什么?你说,不要紧。”
“我想太太给我看封信。”
“可以的。”太太很骄傲很尊贵地点点头。
那女人拂开衣角,在腰上掏了一会,掏出一封没有封口的,已经皱褶得不成样子的信,忸怩地递给太太。
太太把信细看了两遍,撇着嘴笑了一笑,说:“唔,是你丈夫来的信。”
那女人想说点什么,把头拾起来,却又重复地低下,看看自己的脚尖。那脚趾头动了两动,到底没有说出来。太太接着说:
“你丈夫说,他和你吵了嘴,他很懊悔。叫你明年回家去插秧。他不再骂你。你公公婆婆也不再打你骂你。说小炭子没有奶吃,叫你赶紧寄钱回去……”
太太把信上的话说了一次,又说了一次。说着,注意那女人的动作和表情。
那女人颈子红红的,渐渐红到嘴巴上,红到耳根。
“倒霉——”咬住了,恨恨地再爆出两个字“死鬼!”
一下子功夫,她刚才那种忸怩的样子一点都没有了。
太太觉得顶有意思的,笑了。打着一种和小孩说话似的口调说:“哦,你原来是吵嘴逃出来的?你胆子可不小!你是怎样逃出来的?你家在哪里?你说点给我听听看。”
那女人把手扭了两扭,又稍微忸怩了一下说:
“我是黑非,黑非。我家里种田。两个老不死的天天打我。那年水荒,说是我带来的;今年不下雨,又说是我带来的。可是真的是我带来的吗?那倒霉的死鬼也夹在中间骂。我插秧,我耘草,那小鬼小炭子还在背上哭呀哭的。六月里哭呀哭的,我车水,车到晚上,汗水臭烘烘的。那小鬼哭呀哭的,哭到天迷迷亮,就发烧,把我背上捱得一背子痱子。那倒霉的说我的痱子把小炭子弄得病病怏怏的,拿锄头敲我腿直骨。”咕嘟咕嘟咽了两口唾沫。
太太看她说得那种急样子,唾沫咽了一口又一口,头一点一点的,身肢一晃一晃的。太太忍住了笑,扮得很惊讶的神气,说:
“哦,打你?虐待你?岂有此理!——你慢慢说。”
“倒霉的,我不过吃了你家三碗锅巴饭!我想想,我就气不过。我把我娘给我的一根簪子卖给红毛鸡,贩银子的。红毛鸡是个老头子,我跟红毛鸡走。红毛鸡不肯带我。我晓得他到上海。我死乞白赖跟他走,一走走到南京。我用了一吊三百钱。我就到行里头。三丁子,新嫂子,二嫂子,富头的妈,都在行里。都不种地了,都进行了……”
“都是你们村上熟人?”
那女人点点头。
“真好胆子!”太太松了松腰,赞叹着。
“那鬼老头子,红毛鸡,还拿话吓唬我喂!吓得心直跳。那鬼老头子说,南京上海有洋鬼子捉人挖眼睛,有洋鬼子。——倒妹子才不怕!不吃那口气饭!自己做,自己吃!“
“那你的孩子你不管了?小炭子?”太太不知几时有点感触,态度骤然正经起来。
那女人不说话,看看自己的脚动了两动。半晌,才说:“我问太太借两块钱。我托太太写封信。”
“钱倒可预支给你,没问题。可是你的信不好寄呢。信上说寄到鸿胜先,什么东西呢?”
那女人把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望到窗子外边的天。说:“怕是在城里,是家店,是家茶馆。姓鸿的开的。”
“哪有姓鸿的呢?没有这个姓。”
“倒霉的也不写清楚!”
“是你丈夫写的吗?”
“那倒霉的写得出信!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我去问问二嫂子。”说完就出去了。
太太深深吐了一口气。回头看见那枕上潮湿了的一块,她就觉得自己腮上火辣辣的。
太太不再“觉得这女的顶有趣的”。她佩服这个女人,她羡慕她。但是,对于她自己,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想看。
(选自《太白》,1935年1月第1卷8期)
1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太太一开始看到黑非觉得她“那傻样子顶有趣的”,后又写“太太不再‘觉得这女人顶有趣的’”,二者并不矛盾,恰恰能更好地反映黑非的行为给太太内心带来的触动。
B.太太因为先生看电影没有约她、没有回来吃饭又不事先告知这样的小事就生气,甚至与丈夫闹别扭。这位不通情理的太太,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人物形象。
C.“回头看见那枕上潮湿了的一块,她就觉得自己腮上火辣辣的”一句与“两颗眼泪就流下来,就伏到床上去抽咽”形成照应,也说明太太完全走出了生活阴影。
D.太太是从黑非的讲述中了解到黑非身世的。黑非无法忍受族权、夫权对她的迫害和欺压,毅然选择出走,这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12.小说中的黑非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13.吴组缃先生的文学作品十分关注女性命运,这种关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1. A。(B“小说中的太太可谓不通情理,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人物形象”理解错误,小说中的太太是为了衬托“黑非”这个形象的,不是作者极力贬低的一个形象。C“也说明太太完全走出了生活阴影”理解错误,文末说“对于她自己,她不知道该怎么办”。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不全面,她的出走还是为了自由,她身上更闪烁着独立个性的色彩。)
12.①果断勇敢。她为改变现状,追求独立自由的新生活,果断地卖掉娘给的一根簪子,离家出走;她独自到城里谋生,不怕红毛鸡的吓唬,不怕洋鬼子挖眼睛。②勇于抗争。她不满丈夫和公婆对自己的虐待,逃离了受尽屈辱的家庭,并且在来信后也不准备回家。③独立自主。她逃到城市去独自谋生,尽管不适应,但她并不退缩。④勤劳善良。在婆家时,她插秧耘草车水,还要带孩子,吃苦耐劳;她惦记着孩子,向太太借钱准备寄回家。(以上四点为主要特点,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5分分。如果答其他方面,如“ 忸怩羞涩”“吃苦耐劳”等,只要分析合情合理,可酌情给分。)
13.意义:①小说中的乡下女人在遭遇家人的虐待后,逃到城市去独自谋生,一心想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她出走的勇气闪烁着独立个性的光芒。②作者同时刻画了城市女性形象,与黑非相比较,作家有意批判了城市太太的“依附性格”,高度赞扬黑非身上所体现的“独立意识、个性意识”。(每点2分)
联系现实:①不应忽视女性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审视女性的权利和命运;)②中国封建意识的影响,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自然离去,在封建礼教慢慢消逝的时候,探讨新时代女性的精神内涵,更有现实意义。(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