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说声“对不起”》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30


一、 说教材:

《说声“对不起”》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儿童生活故事,课文讲述了“我”不小心把同桌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向陆叶道歉的心里过程,告诉小读者应该如何解决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挨”,积累新部首欠字旁。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揣摩关键词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感悟作者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的方法。懂得相互沟通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别人交往的能力。

3、在阅读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对比、品味、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2、 在阅读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的训练,懂得相互沟通的重要性。 

     三、说学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能力:

1、一定的识字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正确运用音序和部首等查字法,查字典认字。因此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来学习生字词。

2、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可适时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自主地参与阅读实践。

3、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完整、通顺的语言回答问题,进行生生、师生间的对话。因此在教学时,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一定的质疑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针对学生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

   六、说教学流程

有人说:“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没有水的池塘。”一句话道出了情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感能够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魅力。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两者如何实现统一呢?应该让人文性带动工具性,让文章中感性的情感、思想、态度来带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从感性入手再进入理性的体会,这样孩子们学习得是否更有兴趣呢?首先,教师要融入文本中的情感。教师自己仔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作者的喜怒哀乐共鸣。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孩子也能带着这种情走进教材的情,把教材的情内化成自己的情,真实的感受我道歉的心里过程,感受我超越自己的过程。其次,引导学生对比、品味、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感悟不是告诉,不是分析,感悟也不光是理解,他是刺激,是探究,是体验。古人有“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说法,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品读、体味关键词句,从而悟出课文中蕴含的情韵。精心设计口语表达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努力在阅读情境中发展学生语言。再次,在本节课中,我非常重视师生互动的情感。除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还引发师生之间文本之外的情感。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一句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大拇指,哪怕是轻微的抚摸动作,都能让学生感动。

   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设想的: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和基础,它可以诱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行为动机。教师在教学伊始,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入手。本课,我利用课前活动中的歌曲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探究的兴趣。接着让学生按照提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了文章大意。为学生研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提出疑问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三年级年段目标中提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我设计了学生问一问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研读课文,品味感悟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祖国语言。依据三年级的年段教学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把本环节教学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力图通过品词析句、多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1、品词析句: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我在引导学生研读第一个大问题时,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说说“我”为什么说不出“对不起”,接着让学生找读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不知所错、窘、支支吾吾、愣愣地”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然后回到整体,引读课文。研读第二个问题也遵循了这样的模式。同时,我创设了多种情境,让学生感悟作者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的方法,例如:对比读句子:要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的事。体会句子中为什么要加上“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以及体会人物心理进行的想象说话。这些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平台,完成作文教学从说到写的过渡。考虑到学生刚进入三年级不久,习作正处于起始阶段,我在教学时降低了习作的要求,将教学参考书中的建议:“指导学生如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改为感悟作者的写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再予以突破。2、多元朗读:语文课离不开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句话道出了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本节课我倡导多元朗读,同时突出读的层次。在研读本课的两个大问题时,我首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找读句子,再是品重点词品读重点句子,最后是悟出感情悟读句子。读的形式多样,有个人读、同桌合作读、集体读、挑战读等,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这一环节读悟结合,培养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课文接近尾声,我组织学生讨论课后思考题,使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沟通十分重要,不能强调不是故意的,已经自责了,而回避自己承担的责任。最后我朗诵一首与交往有关的散文,激发出了学生更强烈更丰富的情感。

  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何淑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说声“对不起”》课文原文阅读
《我必须去》说课稿
《小鱼的梦》说课稿
《陈毅探母》说课稿
《端午粽》说课稿
《南极风光》说课稿
《别人的妈妈》说课稿
《家是什么》说课稿
《聪明的牧童》说课稿
《打碗碗花》说课稿
《矛与盾》说课稿
《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理想的翅膀》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
《池塘边的叫声》说课稿
《荷叶圆圆》说课稿2
《荷叶圆圆》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2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咕咚》说课稿
《编写故事》说课稿
《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说课稿
《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稿
《歌声》说课稿
《太阳的话》说课稿
《蜘蛛开店》说课稿
《军需处长》说课稿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小蜗牛》说课稿
《太阳的颜色》说课稿
《说声“对不起”》教学反思(2篇)
《说声“对不起”》ppt课件4
《说声“对不起”》ppt课件3
《说声“对不起”》ppt课件2
《说声“对不起”》ppt课件1
《说声“对不起”》教案3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2
《说声“对不起”》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