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贾芸谋差》教学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14


《贾芸谋差》教学案
初三语文   主备:冷振杰   审核:
学习目标:
1、  把握小说结构,概括小说主题。
2、  体会文章精彩的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3、  感悟文中所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学习重点、难点:即目标2、3。
学习方法: 速读课文,然后讨论,最后归纳。
                                  第一课时
一、学生知道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常识。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国府和宁国府由盛到衰的全过程。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2、就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学生速读课文。
1、文中有不认识的字吗?请同学们整理出来。
臊    起更    麝香    趔趄    倪     簇拥   
2、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段落读出来,与同学欣赏评议。
3、对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全班探讨解决。
三、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吗?  (划分建议)
第一部分:打探消息(1-4)贾芸在贾链处打探消息,为后文谋差做准备。
第二部分:筹钱买礼(5-10)○1在舅舅家受训、受辱。偶遇倪二,受资助。
第三部分:送礼奉承(10-17)给王熙凤送礼,为谋差铺路。
第四部分:得差遂愿(18)贾芸得到了园中种花的差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卜世仁在回绝贾芸的请求后,就是对他的责怪,怪外甥不干正经事,从文中找出卜世仁的语言描写,认真诵读。


3、卜世仁与娘子的对话,有什么含义?


4、本文主要刻画了凤姐和贾芸这两个人物,试着找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几处语言来。(本题答案为开放试题,只要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均可。)
凤姐:
 
 
贾芸:
5、文中写了四个人物,请选其中一人,体会其性格。
 
四、课堂测试。
(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      )      (      )       趔趄(      )      (     
苕帚(      )       拥(      )       香(      )      (     
(二)、解释下列词语。
入港:                                           无影无踪:
勾当:                                           趔趄:
簇拥:
(三)、《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庭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__________
(四)、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五)、下面备选的四个情节都出自《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文学名著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A.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B. 武松打虎   C. 贾家遇险   D. 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序号)        出自作品                    作者           
再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
(六)、阅读下面文章
⑴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
……
⑵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 对照两段文字,黛玉关于读书的回答有着明显的区别,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回答贾母的话是实话,但对别人介绍过的惫懒人物宝玉懒得搭理,敷衍了事。
B、回答贾母的话是实话,回答宝玉的也是实话,并无本质区别,也无特殊用意。
C、黛玉如实回答贾母,却发现贾母对女孩子念书并不赞赏,故在回答宝玉时不正确回答。
D、黛玉不知自己念书的程度如何,故在回答时前后犹豫不定。
2. 宝玉给黛玉取字为“颦颦”,说“岂不两妙”,以宝玉而言,这“两妙”各妙在何处?
3. 宝玉骂通灵宝玉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在文段中,有一句话和它呼应,这句话是(  )(2分)
A、妹妹可曾读书?
B、况这林妹妹眉尖如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C、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不成!
D、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4. 文段2中,贾宝玉对林黛玉共有四问,分别是问              、问            、问            和问玉。把问玉放在最后,如何理解?
 
                           第二课时   人物分析
 
一、说说本文的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贾芸:聪明乖巧,很有心计,善于逢迎。贾芸思维灵活,说话圆滑、为人孝顺。他在贾琏、凤姐之间穿插的游刃有余,从舅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后“恐他母亲生气,便不说起卜世仁的事来”, 脂砚斋评“芸哥亦善谈,井井有理”、“孝子可敬”。
二、倪二呢,还有卜世仁呢,凤姐呢,你都能说出他们的各有自的性格来?
倪二:快人快语,直截了当,从不转弯抹角。真诚大方,慷慨解囊,是个“尚义侠”。
倪二:为人豪爽、热心、重情义。
卜世仁刚好与倪二相反,是个虚伪冷漠小气的人,连自己的外甥也不肯帮上一把。
卜世仁:冷漠、为富不仁、吝啬。
3、凤姐呢,说出自己的观点吧。补充材料
如:《红楼梦》四十四回听到鲍二家的说的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连打带骂将平儿赶走了,平儿到了宝玉处,用宝玉处上等的脂粉,仔细梳妆,显出美丽姿态。平儿是王熙凤傍边的贴身丫鬟为人精明能干,也很有管理才能,可以说是王熙凤的心腹,李纨曾说:“平儿姑娘几是二奶奶的一把钥匙。”足见王熙凤对她的信任。平儿长的美丽,贾母说:“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美人怡子?”贾宝玉也认为“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绣俊的上等女孩,比不得那些俗拙蠢物。”府内上下对平儿都有很好的印象,而平儿又会为人处事,对贾琏的俗,凤姐之戚,她也能处理的周全妥帖,实属不易,但她有些精过了头。有时也做一些太太梦,故才招了凤姐之妒,惹了鲍二家的谗言,挨了这次打骂。虽然如此但平儿仍是凤姐的亲信,凤姐还是信任平儿的,而平儿也决了太太梦。足见平儿也是个识大体,知是非的聪明人。不过平儿也毕竟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由于封建礼教约束,平儿一往受了很多苦,生了不少气,但她无处诉说,心灵也是很孤独。
王熙凤:语言甜蜜,办事精明,独揽大权,性格泼辣。
 
三、谈一谈你对《红楼梦》的看法。
 
四、课堂测试。
1.下列词语有别字的一组是: (    
A.繁华旧梦 细加厘剔 截长补短 挥霍   B.颇以为憾准情酌理 补遗订讹 淘汰
C.锦衣纨袴 饫甘餍肥 假语村言 敷衍   D.惊人之笔扭捏做作 锁细杂乱 忏诲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中写的一部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B.《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数十年,集腋成裘,辛苦创作而成。
C.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拐弯抹角地去看书中塑造的人物。
D.《红楼梦》的好多\'技巧\'是后来人不曾好好儿发扬光大的。
3.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B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五光十色的荣国府。这是一个由少数主子和数百奴仆所组成的贵族大家庭。这些贵族家庭成员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享乐。就在这个贵族家庭中,曹雪芹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具有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众多的少女形象。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共出现四百五十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
 
 
拓展阅读:《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贾宝玉摒弃功名利禄,平等待人,尊重女性,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
林黛玉: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她天性率真,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
薛宝钗:在贾府人眼中是“完美”的,因为她不仅遵从封建礼德,并且八面玲珑;但比起叛逆的黛玉和宝玉,她显得过分地世俗了,她虽然举止娴静高雅,却信奉封建仕途,常常因此惹得宝玉生气;人们在谈起她的端庄美貌时,也会同时想起她极深的城府。
相关故事情节 :黛玉进贾府   黛玉葬花   刘姥姥进大观园  香菱学诗
推荐理由:《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每个人读《红楼梦》的时候都能找到与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强烈的共鸣,《红楼梦》失意人的心灵避难所。当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红楼梦》就成了人们的知己,《红楼梦》的世界就向你的心灵打开了,你走进了《红楼梦》就是走进了一个可以倾诉可偃仰啸歌的自由天地,它可以给你受伤的心灵带来慰藉。
 
 
学习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贾芸谋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芸谋差》导学案2
《贾芸谋差》教学设计5
《贾芸谋差》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芸谋差》学案
《贾芸谋差》表格式导学案
《贾芸谋差》说课稿
《贾芸谋差》练习题
《贾芸谋差》教案4
《贾芸谋差》ppt课件(13页)
《贾芸谋差》ppt课件(32页)
《贾芸谋差》ppt课件4
《贾芸谋差》ppt课件3
《贾芸谋差》教案3
《贾芸谋差》《李逵见宋江》同步练习
《贾芸谋差》ppt课件2
《贾芸谋差》同步练习
《贾芸谋差》ppt课件1
《贾芸谋差》教案2
北师大版《贾芸谋差》教案1
贾芸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