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亚的木匣》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1-28 |
《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科利亚的木匣》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
3、学习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三、说教法
《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在教学中,我按照初读课文,理清顺序——品读感悟,明白道理——拓展延伸的顺序展开教学,在本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及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学习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
四、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差,容易跑神又十分好动,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勾画重要句词。这些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是“埋木匣”, 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轻声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段。读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二是“妈妈挖木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7自然段后,要求弄清“妈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怎么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活动三是“科里亚挖木匣”,学生分组读课文8—12自然段,想一想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习弄懂以上问题,最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四是“得到启示”, 学生齐读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六、说板书
26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文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