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州号”》教学反思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9-30 |
《我叫神舟号》教学反思
在教学《我叫“神舟号”》一课时,我就尝试着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学生的朗读。
一、“范、跟、检”正确读课文
汉语拼音学得好的学生,大多能正确读课文。那些学得差的学生,因为读不出拼音而害怕读课文,读不准拼音的自然就读不准课文。因此,首先应解决能读课文问题。
于是,我采用先听老师范读,做到心中有“音”,后拼读每个音节,做到口中有“声”,最后以开火车的方式检查读。
二、“激、创、绘”感情朗读课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一开始,我便以兴奋的口气介绍“神舟五号”、介绍杨利伟。“‘神州五号’上了天,这可是好多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我们中国却做到了,你觉得特别自豪,所以要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至于最后一段话,老师点拨:“你们离开妈妈一天,放学时想不想家?”学生议论开了。
“嫦娥姐姐离家不是几天,不是几年,而是几千年,你说她想家吗?”学生自然把“真想回家看看”几个字读得差点声泪俱下。
三、“读、爱、练”流利朗读课文
有了上面的做法,学生会读通课文,会读懂课文,他们就已经有了成功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就是他们今后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和动力。没有读正确的基本功,就不可能读得流利有感情。而读得有了感情,学生就有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朗读(阅读)的愿望,正是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朗读才能变得自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流利地朗读”也就在主动练读中迎刃而解。
在实际操作当中,有些点拨欠到位,所以读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以后,还应在这一点上多作努力。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