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周而不比》学案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7-21


  
一、基本要求
1、背诵2.14、16.4、15.23、12.24章。
2、掌握“周”、“比”、“矜”、“责”、“斯”、“举”、“道”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孔子关于择友、察人、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4、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二、几个主要观点
1、关于“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的含义:周而不比是“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2)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惟利是图。
2、关于“矜而不争”
(1)矜而不争的意思是: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
(2)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斤斤计较。
3、关于君子“择友”
(1)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即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2)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给朋友提意见和建议,适可而止。
4、关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是孔子的恩仇观。
(2)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无原则,太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三、知识积累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

标题: 《周而不比》学案
文件大小: 15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周而不比》课堂实录
《周而不比》课堂练习
《周而不比》公开课ppt课件(30页)
《周而不比》复习ppt课件
《周而不比》ppt课件7
《周而不比》教学设计3
《周而不比》ppt课件6
《周而不比》ppt课件5
《周而不比》同步练习
《周而不比》教案2
《周而不比》ppt课件4
《周而不比》ppt课件3
《周而不比》知识点整理练习
《论语》选读之《周而不比》课后练习
《周而不比》ppt课件2
《〈论语〉选读》之《周而不比》教案1
《论语》选读之《周而不比》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