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的象
预习、复习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特点。
2.揣摩各种动物的不同心态,理解寓言深刻的意义。
3.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原文欣赏】
象在朝廷里荣获恩宠。不到一个钟头,这个消息就在森林里传开了。像平常一样,大家开始来猜测这件事情:它长得并不漂亮,它生的并不聪明!它的仪态,它的风度——十分招人讨厌!它会得到恩宠,大家都觉得十分奇怪。
“如果它因为有一条毛毵毵的尾巴而赢得了朝廷的宠爱,”狐狸说道(它的尾巴轻轻的摇动着哩),“我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
“才不然呢,亲爱的妹妹,”熊插嘴道,“如果它是仗着它的脚掌,我想,我们就可能找到充分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大家这样地喜欢它了,然而谁都知道,他可没有脚掌。”
“或者可能是它的象牙使它得胜的吧?”大家听见谦虚的公牛哞哞地说道,“也许人家把它的象牙当做牛角了!”
“它怎样赢得了他们的心,飞腾黄达起来的?难道这儿就没能告诉你们吗?”驴子扑动着它的大耳朵,说道,“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如果它没有漂亮的长耳朵,它绝不能遇上这样的好机会!”
也许我们不大注意,我们时常用了各种方式称赞着别人,其实是在称赞着自己。
我们不应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应具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慧眼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寓意是:讽刺只看重自己优点的人!
【作者介绍】
克雷洛夫,是前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
【词语积累】
毛毵毵sān 哞哞mōu 飞黄腾达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狐狸、熊、牛、驴议论的目的是什么?
( 大象荣获恩宠,一时间议论纷起,狐狸以“尾巴”媚人,所以它议论的是“象尾”;熊以“脚掌”名世,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脚”;公牛以“牛角”取胜,所以它议论的是“象牙”;毛驴以“耳朵”见长,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耳”。显然,狐狸、熊、牛、驴都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暗示他人的短处。寓言中,动物的表现实际上是人的表现,抨击了人性的弱点,寓意显豁,促人警醒。 )
2.从狐狸、熊、牛、驴的语言,分析它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 本文动物语言的个性特征鲜明。描写动物的语言还辅以各自不同的动作神态,狐狸的得意——“它的尾巴轻轻摇动着”;熊的急不可耐——“插嘴”;牛的貌似谦虚——“或者可能”“也许”;驴的气势汹汹——“难道”,描写生动,栩栩如生,显示寓言大师超凡的语言表现力。 )
3.狐狸、熊、牛、驴,为什么不能发现象得宠的真正原因?
( 它们过多关注自身的长处,对别人的成功不屑一顾,狭隘、嫉妒。 )
4.文中最后一句,给你什么启示?
( 反省自己,是否苛求别人,是否博大宽容,是否真有慧眼。 )
5.这则寓言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 本则寓言借动物们对“大象受宠”这件事情的不同反映,揭示生活中存在很多只看到自己优点和长处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