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认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特点,并能用不同地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尺有多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能用不同地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多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头饰;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激趣揭题
1.(多媒体课件演示)师:在一座安静的小院里,生长着两棵可爱的小树,一棵是小柳树,一棵是小枣树。四季交替,在这两棵小树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赶紧把书翻到15课,一起去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故事吧!
2.教师板书课题(15.小柳树和小枣树);全班齐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先用笔划下来,然后请书下的树叶姐姐帮帮忙,或者请教小组中的学习小伙伴。(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3、通过自己以及同组小伙伴的朗读,你认为哪些字音特别容易读错,要特别提醒小伙伴们注意呢?(学生互相提醒难读字音,多媒体随机出示)
4、交流识字方法
5.游戏识字。 瞧!小枣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只要我们能正确读出枣子中的词语,我们就能品尝到这又香又甜的枣子,谁愿意来试试呢?
⑴学生自由练读词语。
⑵个人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随机重点指导。
⑶词语宝宝脱去了拼音的帽子,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学生小组开火车赛读词语)。
三、指导写字
1、自由读四会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2、观察占格位置,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
3、学生练习写字。
4、评议。
四、拓展阅读
阅读识字通和老师补充的资料。
五、练笔写话
用今天学习的生字组词,写句子,或者编儿歌,编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和大家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我们读懂了很多,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想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
二、读一读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
(二)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大家读得很认真,每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部分,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就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第一部分:
1、(出示课件: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小枣树弯弯曲曲的。)
2、指名读课文。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小柳树长得多美呀!怎样读才能读出他的美呢?谁愿意试一试?指名读;教师范读;自由试读;指名读。
4、大家读得真美,你们都是美丽的小柳树。小枣树长得什么样?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评价。
5、和小柳树比起来小枣树就一点也不好看了。小柳树会对他说什么?学生自由读小柳树的话。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部分:
1、一转眼春天来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看一看。(出示课件动画: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芽变成了小叶子,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2、想一想我们该怎样读?学生思考。指名读。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读。
3、喜欢这部分的同学我们一起读吧。学生齐读。
第三部分:
1、又过了好些日子,他们又发生了变化,我们快看……(出示课件:小枣树长出了小小的叶子,小柳树的叶子已经又细又长了,他在微风里得意的跳起舞来。)
2、学生观察。自己带着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3、谁能到前面来给大家一边读一边表演。
(看了你的表演我们真的看到一棵美丽的小柳树在微风里跳舞呢。)
第四部分:
1、(课件出示句子:秋天到了,小枣树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谁的枣子又大又红呀?指名读。
2、哇!你的枣子真大、真红呀!老师都要流口水了。这时小柳树看看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己却不结果,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说。
3、(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4、师引读,生分角色读,适时指导朗读。
5、小枣树们,你们会这么说她吗?为什么?
6、(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温和”应该跟哪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呀? 谁想当一回小枣树温和地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7、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那么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呢?
小结:其实老师也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她们虽然有自己的短处,可是也有自己的长处呀。正像我们刚学过的两个成语——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三、拓展阅读
阅读资料城里的文章。
四、写话练习 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会说些什么?它们会成为好朋友吗?想一想,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