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及翻译文中几个较难的句子。
2、学习《史记》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重难点:学习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预习学案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 (朝代)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 》,又称《 》,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 ”。
二、赏析学案:
1、结合课文情节,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第一段 垓下之围
主要情节:
动作描写:
性格特点:
第二、三段:东城快战
主要情节:
行动描写:
性格特点: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主要情节:
语言描写:
性格性格:
2、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表现了项羽性格中的哪些特点?《鸿门宴》和本文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请学生评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4、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分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