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夜归鹿门歌》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13


 《夜归鹿门歌》 

      一、作者简介(见教材P28)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

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

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

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虽远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

造诣。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

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二、解释题意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40岁以前,他隐居于汉江西岸岘山南园的家中;40岁到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

、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又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的鹿门山辟一住处,有时也去

住。这首诗就是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

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三、诵读欣赏 
      诵读提示: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语调流畅,语言质朴,诵读时要注意读出流转自如的韵律感。 

      四、整体感知 
      开头两句,(译文: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写诗人傍

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中,使人想起进人洒

脱的胸怀。 

      第三、四句,(译文: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

鹿门,在两种归途的比较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 
      第五、六句,(译文: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写上鹿

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着树林,朦朦胧胧,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禁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

觉地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之处。这两句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第七、八句,(译文: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写隐居处

的境况: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归隐的

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一种独到的意境。 

      五、探讨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此诗的意境美。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

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

,谈谈你对“诗如其人”这一评价的理解。 
      明确: 
      (1)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

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

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2)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句中的“幽人

”,既是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庞德公曾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

,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

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

、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

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六、比较阅读: 
      将此诗与王维的《归篙山作》诗对读,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明确:《归篙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

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

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

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

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

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七、背诵全诗 

      八、相关链结 
      1、李白《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

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 
      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

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 
      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毀,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

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词语解释】 
      ①夫子:对男子的敬称。 ②风流:飘逸洒脱的风度。  
      ③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④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⑤卧松云:指退隐山林。 ⑥中圣:即喝醉酒的意思。  
      ⑦醉月:月下醉酒。     ⑧揖清芬:向高风清韵致敬。  
      ⑨安:岂。             ⑩徒此:惟有在此    徒此:惟有在此。 

      【诗文解释】 
      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年轻的时候就抛弃了功名爵禄,晚年在青松白

云间隐居。在月光下饮酒常常沉醉,迷恋景色不愿意侍奉国君。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

能在这里向你作揖崇仰你清香的德行。 


      【诗文赏析】 
      诗人对孟浩然不图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予以了赞颂,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意,同时抒发了诗

人敬仰孟浩然,羡慕他的生活的情绪。 
      全诗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境深远。 

      补充: 
      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

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 
      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

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 
      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 

      2、怎么理解苏轼评价孟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宋人言韵,有“不俗”、“有余味”等含义,是很高级的审美境界。苏轼说孟浩然诗韵高,并将孟喻为

“造内法酒手”,这是很高的评价。“内法酒”即宫廷御酒,能造内法酒者自然是高手。苏轼以之喻孟,称赞

他为作诗之高手,又称其诗“韵高”。这与前人对孟诗的评论是一致的。 

      参考前人的评论和孟浩然诗来理解“韵高”。或有高雅脱俗,有妙悟,有格调,含蓄蕴藉、醇至飘逸等

含义。 
      至于“才短”,显然是言孟之短处。如大内造酒高手却缺少材料,这个比喻有点模糊。从“韵高”之论

看,“才短”当不是说缺少天赋才情,而是指缺少“材料”。但“材料”又是指什么呢?后人继苏轼而作的一

些解释,或可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如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云: 

      子瞻云浩然诗如内库法酒,却是上尊之规模,但欠酒才尔。此论尽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

已。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如此看来,“才短”、“无材料”当有两层意思。一指内容、题材比较单薄,不够丰富;二指学问不够

深厚渊博。宋人“以才学为诗”,孟浩然则是以灵气、悟性为诗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夜归鹿门歌》pptx课件(18页)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23页)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20页)
《夜归鹿门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夜归鹿门歌》pptx课件(17页)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28页)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4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4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2
《夜归鹿门歌》脚本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3
《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
《夜归鹿门歌》练习题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49页)
《夜归鹿门歌》教学案
《夜归鹿门歌》学案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
《夜归鹿门歌》课堂教学实录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6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5
《夜归鹿门歌》教案2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4
《夜归鹿门歌》flash课件1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3
《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
《夜归鹿门歌》赏析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2
《夜归鹿门歌》ppt课件1
《夜归鹿门歌》教案1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诗歌鉴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mp3音频课文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