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晏子治东阿》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04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第二学期教学案
《晏子治东阿》教学案
年级 高一  备课组:  语文     执笔: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特殊句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得能力 
情感
2、了解宴子得政治主张,学习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认识晏子的智慧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为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为难点。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准备
部分
【课前预习】 
    1
、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含义,注意“数 、诛、死、不行、利、罪、便、再拜 ”在文中的意思和“而”的用法。 
    2
、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查字典,
正音。
 
 
 
基本
 
 
 
部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简介《晏子使楚》的故事 
  晏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战国齐景公时,田开疆帅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鼋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邦三杰”。齐景公为奖其功劳,嘉赐“五乘之宾”的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三人挟功恃勇,不仅简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统。甚至内结党羽,逐渐成为国家安定的隐患。齐相晏婴,即晏子深感忧虑,想除掉,又担心景公不允许,反结怨于三人。一天,鲁齐结好,齐景公宴请鲁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奏请开园取金桃为两国结盟祝贺。景公准奏后,晏子引园吏亲自监摘。摘得六个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气扑鼻”。依礼,齐鲁二国君各享一个,齐鲁二国相各享一个。盘中尚剩两个,晏子奏请赏给臣下功深劳重的人,以表彰其贤能。齐景公让诸臣自我荐功,由晏子评功赐桃。公孙捷和古冶子因救主之功而自荐。二人一自荐功劳,晏子就肯定了二人的功劳,并即刻将两桃分别赐给了这两人。田开疆以开疆拓边有功而自荐。晏子评定田开疆功劳为最大,但桃已赐完,说只能等到来年桃熟,再行奖赏。齐景公说他自荐得迟,已没有桃子来表彰其大功。田开疆自以为这是一种耻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于是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捷相继因功小食桃而感到耻辱也自杀身亡。晏婴就用两个桃子除掉了三人,消除了齐国隐患。
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头告诉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为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现在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现在“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表现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机谋的真实写照。
二、了解情节: 
   
春秋时期,齐国名臣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上任伊始,晏子便实地调查,了解民情,制定方案,亲自指挥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维护社会治安,净化民俗民风,惩治懒人恶人,处事不卑不亢……。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乐业,一派兴旺景象。而此时,许多“佞人”四处告状,诉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齐景公召见说:“我以为你有才能才派你去治理东阿,可你越治越乱,实在令我失望,只能免了你的职务。”晏子没有强辩,而是请求齐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此后三年,晏子不修路,不理事,不惩治懒人恶人,决狱断案,袒护豪强,甚至营私舞弊、欺上瞒下,但赞誉之声却传遍了全国,齐景公亦欲奖赏他。最终,晏子以自身的行为,告诫齐景公“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则天下治平,百姓和集”。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贤能,不能凭个人好恶,道听途说,而应客观公正、准确评价,才能慧眼识才、知人善任。 
三、通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A
、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_______________
B、而君反以罪臣。 罪:_______________
D、便事左右。便:_______________
E、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死:_______________
F、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谢:_______________
G、子强复治东阿。强:_______________
O、寡人无复与焉。与:_______________ 
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之
1、仓库少内。 内:_______________
2、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属:_______________  
3、并曾赋敛。曾:_______________ 
四、 结合课后练习四,辨析虚词的用法。  
  乃:1、君乃反迎而贺_______________
2、景公乃下席而谢之_______________
以:1、以利贫民_______________
2、而君反以罪臣_______________
五、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
、结构:晏子治东阿三年——召而数之——请改道易行——迎而贺之——
晏子论道——景公席而谢之  
宴子治东阿 
    
前:民无饥者――好,被责备 
    
后:饥者过半――差,受恭贺  
2、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法及作用:对比
六、拓展思考: 
1
:景公为什么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呢?  
 
2
:你认为晏子的这种进谏方式好不好? 

 
 
结束
部分
一、基础知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公召而数之      数:责备    
B.而君反以罪臣     罪:以……为罪 
C.避贤者之路    避:避开、闪开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谢:感谢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 
    C
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①景公迎而贺之曰                        ①今臣之治东阿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C                                      D 
①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①寡人不复与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作法有关的一组是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⑥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
.①③⑥    B.②⑤     
C
.①④      D.②③⑤ 
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 
B.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 
C.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凋查研究所致。 
D.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沦,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经不屑再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为“东阿王”、“无复与焉”,也不能动摇他“乞骸骨”、“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晏子再没有为景公效力。 
6
、翻译 
1)、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作业
教学
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晏子治东阿》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治东阿》教学实录
《晏子使楚》avi视频素材
《晏子治东阿》教案5
《晏子治东阿》启示
《晏子治东阿》ppt课件6
《劝学》《晏子治东阿》ppt课件
《晏子治东阿》课堂实录
《晏子治东阿》ppt课件5
《晏子治东阿》说课稿
《晏子治东阿》原文和译文
《晏子治东阿》ppt课件4
《晏子治东阿》ppt课件3
《晏子治东阿》教案4
《晏子治东阿》教学设计3
粤教版《晏子治东阿》ppt课件2
《晏子治东阿》同步练习
《晏子治东阿》ppt课件1
《晏子治东阿》教案2
由“晏子治东阿”想到的
《晏子治东阿》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