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想》教学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31 |
寻找理想》课堂实录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巩固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巴金老人对于理想的看法,树立“追求集体幸福和繁荣”的高尚理想。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理解巴金老人对于理想的看法,树立“追求集体幸福和繁荣”的高尚理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情
师朗诵:“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生跟上,齐诵)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我走到黎明。”是啊,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我们正在长大,正在成熟,对理想渴望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对话,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二十多年前,一群小学生写信给巴金老人,和他对话,探讨理想,今天我们也借助文本来和巴金老人对话,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金的——《寻找理想》。
二、整体感知1、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
要求:给不认识或拿不准的字注音,勾画表现巴金老人对理想的思考的句子。
2、用横线标注下列需要注意的词语:
3、浏览课文,根据所勾画语句,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巴金老人对理想的思考分为哪几个阶段。
师提问:文中哪些段落是在写巴金老人对理想的思考?
生:2自然段……5自然段……7、8自然段明确:第2段到第8自然段。
师:如果把这些段落一起看成一个大西瓜,老师给你一把西瓜刀,你们看应该切几刀分别从哪些地方切开?生各抒己见。
明确:2、3、4自然段为一层,第5自然段为一层,第6、7自然段为一层,第8自然段为一层。
师:下面我找同学起来说说你是怎么样概括每层意思的,并说明理由。
生:第2、3、4自然段写对理想的相信。师:“相信”很好,能说明理由吗?
生:我是从第2自然段第二句“理想是存在的” 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始终乐观”看出来的,第4自然段是对“我始终乐观”的解释。
师:不错,找得很准,理解也很准确,能不能用原文中的词语来概括?生:乐观。
师:对,第2、3、4自然段就是在写对理想的乐观。板书:理想的乐观
师:第二层谁起来说?
生:我从第5自然段第一句“……我有时也感到迷惑不解了”看出来,这是在写他的“迷惑”。
师:非常棒,他不仅找对了地方,而且掌握了概括要点的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记住了老师刚才说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
第三层、第四层略。这一环节主要要让学生明确:(第2、3、4自然段)对理想的 乐观 ;(第5自然段)对理想的困惑 ;(第6、7自然段)对理想的 理解 ;(第8自然段)对理想的追求 。
4、师:通过勾画归纳,我们发现第2到8自然段是巴金老人对理想的思考,那么第1自然段和9、10自然段能否去掉,为什么呢?(探讨内容和作用)
师启发: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平时写回信一般开头结尾是怎样写的?
生:有问候语,客套话,或者为什么要回信晚了等等,结尾要写祝福的话……
师:很好,那么看看巴金是不是这样写的?
明确:这是一封给小学生的回信,开头要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答,结尾作为长辈结尾给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才是符合常理的。
另外,作为书信体的一般格式,开头与结尾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 内容探究
1、四人为一小组,选择开、头结尾或巴金老人对理想的思考任意一个阶段,解读分析,做批注。
要求:找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完整的一句话概括。
找出这一部分的特殊用法,特殊句式或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分析重点语句的内在含义。
2、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要求:按“我们小组研究的是 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讲了 。我们发现这一部分的特殊用法、特殊句式或修辞是 ,作用是 ”的格式交流,其他同学做笔记。
小组交流:
开头:主要讲巴金老人向同学们解释不能很快回信的原因,同时也很谦虚地说明自己能力有限。
特殊用法:两个引用“神奇的力量”和“神秘钥匙”,其含义是揭开同学们的困惑的方法。
重点语句是“我只能跟在你们背后慢慢地前进,即使远远地落在后面,我还可以努力追赶。”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自己年老体衰,体力不济,但实际上在表达谦逊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
对理想的乐观部分:第2-4自然段主要讲在面对眼前各种困难存在,“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惟利是图,以权谋私……现象的存在,但是巴金老人始终相信理想是存在的。特殊用法:“譬如……譬如……譬如……”作用是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真实可信,可以让人产生共鸣,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更说明思考的深入。
比喻:“黄金瘟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惟利是图,以权谋私……现象的存在并在迅速蔓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
重要语句:“你不要看风越刮越厉害,不久就会过去的。我们有定风珠嘛!”风比喻“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定风珠比喻有更多能够坚持理想追求理想的人们引导着社会的发展。
对理想的困惑:主要讲不正之风刮得很厉害,我也曾疑惑,但是没有灰心失望,仍然坚信理想的存在。
重要语句:“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也没有理由灰心失望,因为理想明明还在我的前面闪光。”理想犹如灯塔,照亮我前进的路。
对理想的理解:主要讲我的理想是:“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
特殊用法:“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一粒泥沙。”比喻,对比,突出了理想的伟大,我的渺小。
重点语句:“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三个不是强调理想要实际行动去追求去完成,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也要靠我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那就是——写作。
对理想的追求:主要讲生命不止,对理想的追求就不会停息。
特殊用法:“不管它是一团火,一盏灯,只要我向前,它会永远给我指路。”比喻,再次突出理想对于我的巨大作用。
重点语句:“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我的心里又燃起了热爱生活、热爱光明的火。火不灭,我也不会感到‘内部干枯’”永远热爱,永远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结尾: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赞美、希望、支持、鼓励包含其中。
四、 质疑探究
(设计说明:巴金的这封信,坦诚地展现了他寻找理想的足迹,处处闪耀着他人格的光辉,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学生不一定能全盘接受他的思想,当然对话交流必然会有思想的碰撞,于是我设计了这个环节。)
师启发:由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和巴金老人的看法或许会有所不同,然而有思想的碰撞,才有创新,你有哪些不同与巴金老人的观点都可以大胆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情预估:可能会有学生不赞同巴金否定“向钱看”的态度,只要谈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实录
师:巴金的这封信,坦诚地展现了他寻找理想的足迹,处处闪耀着他人格的光辉,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个人思想的局限,必然有一些局限性,对于文中的闪光点,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地探讨,这一节课我们就专门谈一谈他的局限性,文中有哪些地方你不太赞同,请大胆地说出来!
甲:“你是海洋我是一滴水”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把理想无限放大,把自己无限缩小,突出了理想的伟大力量,指引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乙:但是这句话是否夸大了理想的作用,使人成为了理想的奴隶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真的是这样吗?
丙: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巴金的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有着共同理想的人构成的集体中,作为个人的“我”确实是渺小的,但是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有着共同理想的人朝着一个方向奋斗,就汇聚成了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师: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是对的。(生笑)第一位同学从艺术手法上对这句话进行分析,看出了巴金在这里是为了突出理想的伟大作用;第二位同学比较有思想,对这句话提出了质疑,认为人应当用崇高的理想指引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不能做理想的奴隶;第三位同学是从个人与集体的角度去分析的,比如我们全国人民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力量是无穷的,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说对不对?
那三位同学不约而同地点头,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
生:我不同意他对“向钱看”的批判,向钱看是对的,只要不是采用不道德的,非法的手段获取钱财,用自己的合法劳动换来金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有什么不好呢?
师:说得很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当今社会按劳分配的原则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获取财富越多,就意味着为社会做的贡献越大,比如说我们国家颁布很多“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等给为我们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这些钱财是正当的光荣的,我们应该人人去争取!
生:“有的人追寻理想,只得到幻灭”,我觉得“幻灭”这个词用的不对,理想没有实现并不能说幻灭,人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就能够得到幸福感和成就感,过程即是财富!
生:有些人追寻理想,最后误入歧途,是不是理想的错?
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就像我们刚才谈的问题“向钱看”对不对?钱和理想都没有错,关键是你怎么对待他,追寻理想并没有错,但是不能没有原则,不择手段地去达成自己的理想。
生:我觉得理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理想是不断追求不断修正的。比如鲁迅刚开始学医救国,但是后来弃医从文,拯救人们的心灵。
师:是的,从你们今天的发言,我得到很多启示,相信如果巴金还活着,听见同学们的发言,也会感到非常高兴的,现在的中学生真不简单啊!(生笑)从今天的发言,我也想到一个问题,人之所以高于其他动物,可能原因正在于此,在于我们不断思考,不断修正,那就是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今天正在学习巴金的思想;另外,还有我们自己的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比如我们今天四十多个人的思想的交流,此时此刻在祖国的其他地方,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还有人像我们一样在进行着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正是这样的交流和碰撞,使我们的激情得到释放,我们的社会得到进步!下课!
五、 作业布置
分层作业:1、片段作文“我的理想”。
2、小作文“给巴金老人的一封信”。
3、学习报告“追寻理想的脚步”(提示:可以从几个小学生写信给巴金老人探讨理想开始,查阅资料研究不同时代的人理想,分析原因,寻找时代的发展轨迹。)
六、 教学反思
敢于质疑,并能够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终极培养目标,因为质疑是创新的第一步,这堂课也不例外,我也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并且与单元目标暗合——思想的碰撞。从上课效果来看,这个设计带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我本来预测他们只会谈一点对金钱的看法,没想到有同学提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分析得也十分透彻,甚至讨论得很辨证,还有人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对巴金提出了质疑。这也正好应验了一句话:“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他们活跃的思想,多角度的思维,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尤其是讲第四段邪不胜正的时候,我即兴给他们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给我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充实了课堂,丰富了思想。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