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寻找理想》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2-07


《寻找理想》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幻灭:(希望等)像幻境一样地消失。
窒zhì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这里比喻难以适应或根本不能适应。
迷途:迷失道路;错误的道路。
惟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支流:比喻伴随主要事物而出现的次要事物。
譬pì如:比如。
束手:捆住了手。比喻没有办法。
彷páng徨huáng: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虚无缥piāo乷缈miǎo: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豪言壮语:气魄很大的话。
天花乱坠zhuì: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渺miǎo小:藐小,微小。
坦率:直率。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巴金,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2、相关知识:
课文选自1985年10月15日的《无锡日报》。那是1985年4月,江苏无锡钱桥中心小学有10个小学生,因为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而对当时学校里进行的理想教育感到困惑和迷惘。于是,他们提起笔来,联名给尊敬的巴老写了一封求教信。巴老接到信后非常重视,感到指点教育少年儿童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自己义不容辞,于是不顾年事已高,很快亲笔写了一封长达3000余字的回信,来详细、耐心地指导他们。这件事情在报纸上介绍以后,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总编陈军以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敏锐眼光,感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题材,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极有意义。因此,他即以此题材为背景,组织作家编写了《巴金和寻找理想的孩子》一书,康克清同志为该书题了词。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巴金先生写给孩子们的一封回信,实际上,他的一席话,可以看做他对自己漫长人生道路的历史总结。文章告诉我们理想从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我们不停止追求,保持住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奋斗,成功就会在眼前,理想就会实现。
二、文章脉络
三、写作方法
1.平等对话,现身说法。
作者是一位81岁高龄的、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对方是一群十来岁的小学生,两者在年龄、地位、成就等方面差距很大,但巴金老人并没有端架子、拿调子去“教训”这些小朋友,他就像一位老爷爷在与自己的孙子促膝谈心,娓娓道来,诚恳平易。如开头,作者说:“我只能跟在你们背后慢慢地前进,即使远远地落在后面,我还可以努力追赶。但要带着你们朝前飞奔,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力不能及了。这就说明我不但并无‘神奇的力量’,而且连你们有的那种朝气我也没有,更不用说什么‘神秘钥匙’了。”这样的解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为后面的谈话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又如“不过我看你们也不必这样急,‘寻求理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常常想,我们所处的社会有时会十分古怪,叫人难以理解”,“同学们,请原谅,我不是在这里讲空话”,无论是内容,还是用词、语气,都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决无居高临下的教训和指示。
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去谈如何坚信理想的存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如何在道路坎坷、身处逆境的时候,也要不懈地去追寻理想,如何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这样现身说法,既平易可亲,便于与小朋友平等交流,又真实可信,增加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比旁征博引地去举一些英雄和伟人的事例,亲和力要强得多,教育的效果也要好得多。
2.语言平实而生动,浅白而深刻。
巴金是语言大师,他不仅善于精选语言,表情达意,而且能够根据读者的实际来选择语言风格,遣词造句。本文是写给小学生读的,语言以平实和浅白为其主要特色,但平实不失生动,浅白而又深刻。
例如:“我听广播、看报纸,仿佛人们随时随地都在谈论‘理想’,仿佛理想在前面等待人,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那么你们为什么还那样着急地向我‘呼救’呢?你们不是都有了理想吗?……”这段文字基本上没有难字生词,也没有夸饰和形容,完全是朴实的大白话,但是说“理想在前面等待人”,说理想“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这样的遣词造句,把抽象的东西写具体了,把死的事物写得有了人的动作和思想,再加上后面两个反问句与前面的陈述句形成句式上的变化,使整段文字生动简约又富于变化。
四、问题探究
1、在第二段中,作者说:“我听广播,看报纸,仿佛人们随时随地都在谈论‘理想’,仿佛理想在前面等待人,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在第六段中,作者说:“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第二段中,作者用两个“仿佛”写出了人们极易产生的一种错觉:认为理想是切近的,极易实现的。对实现理想的艰巨性、长期性估计不足,容易失去信心,从而对理想产生疑惑。
第六段中,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作者终生追求理想,甚至经过时光消逝,屡遭磨难,年老体衰,仍初衷不改,此时的他,已经以理想为生命,所以说是“血肉相连”,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使他感觉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
2、如何理解“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在人类繁荣的时候,我们只看见生命的连续,哪里还有个人的灭亡?”
这是作者在上世纪20年代写作生活的初期说过的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早期的人生追求。作者将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之上,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也就顾不得个人的种种利益,顾不得个人的生死,他所获得的是为大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
【练习解答】
第一题:略
第二题:1.“寻找理想”就是追求理想,正如作者所说:“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2.“寻找理想”是针对部分青少年在“黄金潮冲倒”了一切,致使“向钱看”的支流压倒主流的社会现实中,感到窒息、孤独而自比为“迷途的羔羊”的现象而言的。
3.可讲述自己“寻找理想”的亲身经历,或同学们请教自己的疑惑。
第三题: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句话:1.我追求的理想是集体的幸福和繁荣,所以立场鲜明,看得见,我们要为理想献身,因此理想与我们血肉相连。
2.任何时候在我们前面,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总有一道亮光。不管它是一团火,一盏灯,只要我一心向前,它会永远给我指路。这亮光是什么?就是理想。
3.追求理想要不怕牺牲,要持之以恒,只有如此理想才可能实现。
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受。
【类文品读】
给我未来孩子的信
张淑梅
①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的时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的时候,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锻造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舍为此受尽磨难。
②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大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③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人生大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伪;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好事太难,但决不要放弃。
④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你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⑤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出类拔苹又往往隐藏在卑琐狂浪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得掩面而去。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⑥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给写信给你的朋友。不要老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你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人。
⑦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另11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⑧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1.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希望。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二个怎样的人?
2.文章第①段“理想锻造你的气质”一句中使用“锻造”一词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第①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4、联系上下文,不改变原意,仿照例句,补全下面的句子。
例句: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你的心 ,你的眼波 。
5、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
(参考答案:1.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踏实、懂得和珍惜感情、独立(不媚俗)的人。 2.“锻造”一词一般用在金属材料方面,本文用在人的内在“气质”的养成上,突出表现了理想对气质形成的重要作用,能使语言具体、生动、可感。 3.这句话是说即使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也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等),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致灰心丧气。 4.略 5.读了一篇文章得到的感触,是因人而异的。例如读了本文,可以感触到一位负责任的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期望,可以感触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感触到应如何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寻找理想》ppt课件(37页)
《寻找理想》ppt课件4(第二课时)
《寻找理想》学案
《寻找理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寻找理想》说课稿
《寻找理想》教学设计3
《寻找理想》教学实录
《寻找理想》导学案(含答案)
《寻找理想》练习题
《寻找理想》ppt课件3
《寻找理想》ppt课件2
巴金《寻找理想》原文全文阅读
鄂教版《寻找理想》ppt课件1
《寻找理想》教案2
《寻找理想》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