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说明《细致之美》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9-29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说明 细致之美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描写这种表达方式,传达的便是细致之美。高尔基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非常纯朴,生动如画,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到的。应该写得能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看到了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 描写就是对人物或景物作形象的刻画,以期使读者通过再造性想象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的感觉。

【教学目标】

1.学习“瞬间拉长”和“对象细化”的方法,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初步懂得需要描写的应是有特点的或有情感倾向的事物。

3.练习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带有想象性的描写。

【教学重点】

1.学习“瞬间拉长”和“对象细化”的方法,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初步懂得需要描写的应是有特点的或有情感倾向的事物。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需要描写的应是有特点的或有情感倾向的事物。

【教学建议】

1.激情导入。描写这种表达方式,传达的便是细致之美。高尔基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非常纯朴,生动如画,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到的。应该写得能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看到了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 描写就是对人物或景物作形象的刻画,以期使读者通过再造性想象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的感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去体会其中的“细致之美”。

2.了解有关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

(1)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是人物描写: 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②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③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二是环境描写: ①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②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3)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分为: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③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之处的细致描写。

3.描写的要求。

(1)描写的要求是形象、生动。形象:描写语言的形象,就是指准确鲜明地展示事物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动词、形容词、象声词等与中心词的搭配上。生动:生动就是指语言的写照传神,活泼有生气。语言的生动,也就表现为准确而富有变化地遣词造句,与真切而不落俗套地传神绘形写意。生动与形象是结合得很紧密的一组概念。

(2)值得注意的是,比喻与比拟手法的运用,对于描写性语言的形象与生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使未知的抽象的东西变得可知而又可感,这两种修辞手法是值得我们下工夫去掌握的。朱自清的《绿》,通过大量的比喻和比较,细致入微地描绘出“绿”的“形”和色,把“绿”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不仅看得见,似乎还能触摸得着。

4.读、写、说互动。

(1)本单元几篇文章对小动物的描写都很逼真,具有很强的五官科感性。请选择精彩片段朗读体会。

(2)要把感受表现出来,通常是“放大”了写。放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瞬间拉长”,就是把短暂的过程细致的展开写;二是“对象细化”,就是把所要表现的景象或行为分解成一系列的细节进行刻画。请用“放大”的方法把蜘蛛打架的过程改成描写。

(3)在口语交际中也有比较细致的描述。同样要有自己的感受,注意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

5.关于“倾听‘鸟言兽语’”。

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我们的这个练习就是要将孩子想象的天赋开发出来。

表现“鸟言兽语”的形式是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儿歌、诗歌、童话、科幻、科普小品、短剧……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课文中涉及的图片及视频欣赏:比如蚂蚁和蜘蛛打架的录像等。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的形象,从而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致、准确、生动。

2.文中讲到到描写的有关理论知识。

课件使用目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体认叙述与描写的差异,了解描写“放大”的“瞬间拉长”和“对象细化”的方法。

3.课堂上提到的高尔基和鲁迅的话

课件使用目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资料要求:

1.课文中涉及的图片及视频欣赏:比如蚂蚁和蜘蛛打架的录像等。

2.了解有关描写的理论知识。

3.相关资料

(1)高尔基的《切尔卡希》中的景物描写:

……那边,一朵毛茸茸的黑云挂在雾蒙蒙的草原上空,天色黑了。海浪哗哗地响,涌上沙滩,裹着泥沙,又退回去。泡沫嘶嘶地叫,浪花飞进了空中。

天下雨了,起初下得很稀,可是不久就成了又粗又密的雨丝,从天空倾注下来。雨丝织成一面用水线织成的大网,它一下子罩住远处草原和远处的海洋……

(2)鲁迅在小说《药》里,描写了刽子手康大叔的一连串的动作:

……那人(康大叔)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3)朱自清《绿》中的细描: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4)哥尔斯密《蜘蛛》里关于“蜘蛛打架”的描写:

侵略者大条纹蜘蛛身高体壮,像练过健美的肌肉发达的大力士,它故意伸胳膊蹬腿在网上练了几个“蹦极”,又在上面跳起了“踢踏”舞,只听见蛛丝“噼噼啪啪”地“蹦”断了好几根,一张大网顿时晃晃悠悠、摇摇欲坠,吓得那辛勤的蜘蛛一身冷汗,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一溜烟地退缩进堡垒。那个胜利者虽然占领了那张网,没有杀死对手心里还是不踏实,三天里,它拍着大脑门,捋着头发,无数次想方设法引诱它的对手从坚硬的堡垒中爬出来。它伪装对蛛网已不感兴趣,拖着一大堆的长长短短的脚,一步一蹭地往后撤,只是不时偷偷地回头瞄上一眼,看看那个蜘蛛是否从堡垒中出来了,当它停停走走几次之后,发现那蜘蛛并没有上当,于是它又假装着疲倦了想睡觉,眼皮耷拉着,头埋进了腿中间,“呼呼”地打起了鼾声,好像睡得很死,好几次险些就要从网上栽了下去,可是也还是不能将对手骗出洞……终于恼羞成怒,气哼哼地冲了到了网中间,三下五除二,挥起粗壮的胳膊使劲撕扯起来,将这个新网扯得七零八落,还不解气,发狂似地跑来跑去,抓起那些短丝乱抛一气。它做完了这一切时,把自己也累得手脚酸软,浑身乏力,当它不知不觉晕晕沉沉地睡着时,在洞中养精蓄锐的聪明的小蜘蛛,从洞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来,吐出长长的丝,先将它的头和两只最有力气的前臂捆扎在一块,然后再将这个睡梦中的狂妄的家伙两条腿两条腿地分别捆绑得结结实实,等到捆扎停当,才拍拍大蜘蛛那刚刚醒过来挣得通红的脸蛋,踢踢它那鼓囊囊的大肚子,最后选中了一只肌肉丰满的大膀子,烧了满满一盘香喷喷的油焖肘子下酒,美美地犒劳了自己一顿。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表达交流《细致之美》ppt课件2
表达交流《细致之美》ppt课件1
表达交流《细致之美》教学案
表达交流《细致之美》教案2
表达交流《细致之美》导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