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一厘米》导学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04


盐阜中学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22    
课题
一厘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懂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在学习中应抓住矛盾冲突,在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品味戏剧语言。作品还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作者介绍】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皲裂(   ) ②吝惜(   ) ③内疚(   )④矜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刹那   古筝   竹笋   报消  
B、秉公   释然   耐烦   配服
C、挑剔   帐蓬   冰晶   潇洒
D、狡黠   内疚   反驳   无措
3.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对错。
(1)温文尔雅:说话办事谦虚谨慎。(   
(2)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狡黠:本指狡猾奸诈,文中指耍小聪明。(   
(4)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4. 按原文填空。
(1)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                         
(2)他顺手一指,墙上有条红线,                      
5.《一厘米》是当代女作家       的作品。主人公是        ,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她为孩子的            作出艰辛的努力。本文的情节是围绕          而展开的,而其中的关键是“          ”,但这一点关系着          ,虽然引发的是一桩小事,折射出的却是母亲      ,映照的却是         
1. ①jūn ②lìn ③jiù ④jīn2. 2.D   A中“报消”的“消”应该是“销”;B中“配服”的“配”应是“佩”;C中“帐蓬”的“蓬”应是“篷”3.× √ √ √ 4.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像雨后偶尔爬上马路的蚯蚓。5.毕淑敏  陶影  健康成长   该不该买票   一厘米  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  人性的光辉  平凡中的伟大 
一、设疑导入:
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
(学生各抒己见)
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风波,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默读,几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等。)
熟悉课文基本故事情节。
2、说说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作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3、根据前几位同学的回答,请以课文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用自己的话给
大家讲讲课文所发生的故事。(复述时应适当地突出人物的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
4、师把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并板书:
车上陶影为小也买票——张师傅送票――寺庙门口发生争执――被误解逃票扫兴而归――投书报社讨回公道――两位领导登门――拒绝赠票――挽回尊严
5、文章是按什么线索组织全篇的?
  “买不买票”是课文的线索,而这关键就是那“一厘米”。
6、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段落分析:
  点拔:这篇小说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对不完美的理解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烘制螺旋形沾满芝麻的小火烧”):交待主人公的做事原则和身分,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第二部分(从“她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围绕“一厘米”集中写了主人公陶影与儿子乘车的一次经历。
第三部分 ( 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庙参观”到结尾):围绕“一厘米”,集中记叙了主人公与儿子一次参观寺庙的经历。
三、悟读课文,分析人物
过渡语: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总是给予子女最无私最博大的爱。课文中的陶影,也全力以赴地给孩子以正面教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的母亲,去感受她心中对儿子那份挚热的爱情。(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陶影的部分。)
1.看后请思考:你认为陶影是一位(                      )的母亲形象?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A、  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惟独对这个小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孩子深沉的爱。
B、  陶影充满感情地指了指小也。她想所有的人都会喜欢她的儿子的。
——动作和心理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
C、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一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D、(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动作描写)省吃俭用
自己把西瓜皮啃得很苦,儿子把瓜皮啃得太苦时却勃然大怒。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自身生活拮据,但又要培养孩子的大家风度。
E、(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 1米的!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执著、认真 
F、不要车票报销
——教孩子诚实做人,不要撒谎。
“为了小也,她忍”
——(语言描写)为了孩子,忍气吞声
陶影独自坐公共汽车时,经常不买票。
——家庭经济拮据,尽量少花钱。心中充满无奈和自责。
G、(执拗地)如果再设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
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语言,神态描写)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
H、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中。
——(比喻句)担心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被 破坏的恐惧心理。
小结:陶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有正确的价值观,努力给孩子正面教育,在孩子面前做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2.文章中的红衣青年、小也你怎么评价呢?(学生自己分析)
四、提高升华,理解主题
1.陶影,可以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她却给孩子树立了完美的形象,你认为她可敬吗?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新的认识和体验。
(学生先讨论,然后再点名发言)
师点拨:要懂得体谅父母,孝敬父母,学会宽容,努力作一个诚实,善良,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
2.通过陶影这个人物,你受到什么启发呢?(主题探讨)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
3.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射出平凡中的伟大,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或者说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逐渐贫乏的社会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
1.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小也,你不够的。还差一厘米。”她温柔地说。      )
(2)陶影一个箭步冲过去,啪地一下打在孩子的头颅上,声音清脆,仿佛踩破一个乒乓球。      )
(3)陶影觉得见了鬼:莫非孩子像竹笋一样见风就长?      )
(4)她勃然大怒了:“谁叫你把瓜皮啃成这样!”      )
(5)陶影突然有些伤心,不就是一座庙吗?怎么连妈妈都不等了,旋即又释然,带儿子出来,不就是要让他快乐嘛!      )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        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竞还有这样一段凄美的故事。        忍不住把它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                   ,简单才是                           
 A.更  于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B.也  但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C.更  但是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D.也  于是    穿透了表象的最真    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3.文中有不少独特形象的比喻句,如:“以她现有的家境培育出具有大家风范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请分析这句话。
1. (1)语言  (2)动作  (3)心理  (4)神态语言  (5)心理 [解析]  联系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文章主题来回答。2.D  3. 作者将家境不富裕要培养出有大家风度的孩子有一定难度比作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取胜,形象而生动,让人过目不忘。
1.母亲节,班上开展“母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送给母亲的特殊礼物。请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说明这期手抄报的主题。
 
2.今天小也的母亲陶影有幸来到了我们班,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作为倾听者,你想对她说写什么呢?请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心理话给这位伟大的母亲。
 
3.课后阅读毕淑敏的其他作品,体会她以小事情,反映大主题的思想。
 
1.示例: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间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而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也是母亲。如果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格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一厘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一厘米》测试题
《一厘米》导学案4
《一厘米》检测练习题
《一厘米》教案15
《一厘米》测试题
《一厘米》教案14
《一厘米》教学设计13
《一厘米》练习题
《一厘米》ppt课件(37页)
《一厘米》教案12
《一厘米》ppt课件(22页)2
《一厘米》ppt课件(34页)
《一厘米》导学案3
《一厘米》ppt课件(22页)
《一厘米》教学实录
《一厘米》教案11
《一厘米》ppt课件(31页)
《一厘米》导学案
《一厘米》学案练习及答案
《一厘米》学案
《一厘米》ppt课件11
《一厘米》ppt课件10
毕淑敏《一厘米》全文阅读
毕淑敏《一厘米》原文阅读
《一厘米》ppt课件9
《一厘米》教学反思
《一厘米》教学设计10
《一厘米》《清兵卫与葫芦》《孔乙己》导语设计
《一厘米》教案及练习
《一厘米》ppt课件8
《一厘米》学习要点
《一厘米》教案9
《一厘米》教案8
《一厘米》教案7
《一厘米》教学设计6
《一厘米》ppt课件7
《一厘米》说课稿2
《一厘米》同步练习(四)
《一厘米》同步练习(三)
《一厘米》同步练习(二)
《一厘米》同步练习(一)
《一厘米》ppt课件6
《一厘米》ppt课件5
语文版《一厘米》《差半车麦秸》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