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anhuchuzhong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07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花园中学语文教研组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认识到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
2、能找出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并概括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3、  在反复的诵读中概括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4、能运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5、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故乡》                       2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
《在烈日与暴雨下》             2课时
《多收了三五斗》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与口语交际                 3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在小说阅读实践中,学生通过“品味”、“感悟”达到“欣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同时,这一单元是同学们都很喜欢的小说这一体裁,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让学生仔细地品读,感悟,多角度地欣赏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读出自己,认识社会,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能在体会不同作家语言特色之后提炼自己的语言特色和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由于各篇文章自身的特点,所以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应有所侧重:
《故乡》侧重于对文章人物刻划的方法及人物形象本身具有的感染力的学习。
《我的叔叔于勒》侧重于对文章布局谋篇的体会,这与莫泊桑的写作特色一致。
《在烈日和暴雨下》重在品味小说运用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与主题。
《多收了三五斗》重在学习文章刻划人物群像的写法。
《综合学习与探究》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把握小说这一体裁与品味、感悟、欣赏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总览
学习目标:1、熟悉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小说体裁特点。
2、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探究专题。
第一块:熟悉单元学习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活动:让学生课前浏览本单元几篇小说。
学生浏览课文,用工具书疏通字词。
2
布置活动: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在小小组内能把课文内容复述给其他同学听。

 
第二块:了解小说体裁特色: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印象中的小说是什么样的文学体裁,为什么喜欢看。
各抒已见,谈自己的感受。
2
教师补充小说的三要素与小说的其他特点。
作好记录,整理自己思路。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深入探究品味。
讨论、交流
2
小结单元内容及主题
自我小结

 
第2课时:《故乡》(1)
学习目标:1、能梳理小说情节,找出对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性格。             
2、能结合小说反映的时代,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探究文章的主题
 
课前学习:1、疏通字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作者情况。
 
课堂学习:
第一块:检查预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每个人对自己的故乡总是很亲切的,你心目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呢?
学习自由谈论
2
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教师加以补充
利用已有的资料先谈

 
第二块: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用一句话说说鲁迅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
找出合适的词或句子来形容。
2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结构。(课文很长,把握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教师可作恰当的点拨。)
讨论、交流
记录。

 
第三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优秀的小说作品,往往是其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无穷的魅力,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哪一个人物写得最好?(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对每一个人物分析比较)
学生讨论,比较辨析
2
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文中主人公“闰土”这一形象:岁月能给人留下什么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我们一起来找找看闰土具有什么变化,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具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细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互相交流。
3
品味文中的这些描写,归纳文中闰土的性格特征。
品味,讨论,交流
4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造成人物变化的原因,概括文章的主题。(难点,教师加以引导)
学生感悟,欣赏,归纳,概括

 
课后学习:自己分析其他人物的写法,试说说鲁迅刻划人物的特色。
 
第3课时:《故乡》(2)
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主题。
2、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课堂学习:
第一块:品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昨天我们了解了闰土的变化,你们觉得其他人物有什么变化吗?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对比方法的运用)
学生讨论,交流。
概括其他人物对表现闰土的作用。
2
找出文中议论部分的语段,体会其含义,说说这些语段的作用。
划出相关语句,讨论其含义。
3
找出课文中所要求背诵的语段,认真朗读,比一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背出来。
朗读,背诵

 
第二块:拓展阅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教师简介鲁迅的其他作品,激起学生的兴趣
听讲
2
读经典,可以让人永难忘记。在名著中汲取营养,是读书的好方法,你想阅读鲁迅的哪部作品呢?
制订阅读计划

 
课后学习:1、选取一篇你喜欢的鲁迅小说,认真阅读。读后讲给同学听。
2、以“鲁迅笔下的人物”为主题,写一篇学习心得。
 
4课时:《我的叔叔于勒》(1)
学习目标:1、了解莫泊桑的写作特色。
2、梳理小说情节,能概括说出小说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自然。
 
课前学习:查找作家莫泊桑的有关资料。熟悉课文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检查预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在世界文学长廊中,有一位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我们一起来认识。
 
2
组织学生介绍莫泊桑的情况,教师补充。
介绍自己找到的资料,作好记录。

 
第二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有人说,本文的题目不如换成“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你认为这样换好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2
全文的内容线索很明了,请你划出文章的结构。
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三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本文情节曲折而设计又非常的巧妙自然,真正达到了“最高的艺术是无艺术”的艺术境界,你能结合全文具体说说吗?(结合课后习题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或围这个大主题设计好几个小问题作为切入点)
阅读课文,提出问题,选择问题,集中释疑。
2
归纳作者小说结构艺术特色,简要介绍另一作品《羊脂球》。
记录,听讲
3
组织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体会课文结构特点。
阅读课文

 
课后学习:阅读《羊脂球》。
 
5课时:《我的叔叔于勒》(2
学习目标:1、能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体会小说深刻的主题思想
2、能从文章最细小处发现不小的内涵。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羊脂球》的感受。 
 
讨论、交流
2
教师总结学生阅读情况
学生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

1
莫泊桑作品,不仅结构艺术堪称一绝,人物塑造很细致,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
阅读,勾划
2
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3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概括

 
第三块:深入品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于细微处见显著。你觉得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请找出来,仔细品味,说说你的具体感受。
交流,评价
2
假如在船上,于勒发现了我们一行,并追了上来,你想“我”的父母会有什么反应。
想像,口述

课后学习:继续阅读莫泊桑的其他小说,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
 
6课时:《在烈日与暴雨下》(1
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精妙,把握其特色及作用。
2、能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
 
课前学习:选取你印象最深的一种天气,用二三百字细致地加以描写。
 
课堂学习:
第一块:了解作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了解老舍的情况以及《骆驼祥子》这本小说内容。
交流与记录
2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前后两部分的不同节奏处理)
朗读

 
第二块:交流习作,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写的习作,互相评价。
交流与评价
2
阅读课文,体会作家所写的景物,对比自己所写的,讨论孰优孰劣。
比较,讨论
3
归纳本文多角度多层次的景物描写这一特色。
讨论,归纳
4
小说中,这么大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思考,讨论,交流

 
第三块:学以致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我们仔细学习了作家老舍写作景物的方法,现在,请你们再次阅读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加以修改。
修改习作
2
组织学生交流修改后的习作,并让学生谈自己的修改心得,然后教师作进一步的总结。
评价,总结

 
课后学习:1、摘抄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
2、找出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景物描写。
 
第7课时:《在烈日与暴雨下》 (2)
学习目标:1、通过仔细品读文章体会人物悲惨命运。
2、诵读精彩的描写语段,积累精妙的语言。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精妙的景物描写,积累了其中一些好的语句,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体会这样的环境中的人物命运如何。
思考,集中注意力
2
组织交流学生找到的精彩的景物描写。
交流,评价

 
第二块:感受人物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祥子有什么感受?他不能反抗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2
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本文主题。
交流,评价
3
假如你在那种情况之下遇到祥子,你会怎样做或会对祥子怎样说?请你说说理由。
想像,写作,交流

 
第三块:积累拓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熟读课文精彩的语段,争取背诵。
朗读,背诵
2
在本文,我们只见到祥子的一个侧面,想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以及老北京的风貌吗?请大家课后阅读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安排时间阅读全书

 
课后学习:阅读《骆驼祥子》全文。
 
第8课时   《多收了三五斗》
学习目标:1、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说出“丰收成灾”的原因。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心理变化,说出本文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课前学习: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旧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情况,通读课文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过鲁迅的故乡”,又“坐过祥子拉的车”,对旧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又与叶圣陶一起走近农民。
 
2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作者及时代背景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
交流介绍
记录

 
第二块: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与学生一起总结前面学习的几篇文章学习方法及学习角度(重点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及“品味”、“感悟”、“欣赏”的方法来阅读一篇文章)。
归纳,总结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本文的阅读方法及学习目标,然后教师板书目标
讨论,明确
3
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1、 分角色朗读  2、概括本文人物群像的塑造及其作用
3、讨论归纳本文的主题。
自读课文
4
引导学生交流并评价学习结果
交流,评价
5
教师总结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并作适时的补充。
对照,补充

第三块:拓展阅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教师补充本文原著的开头与结尾,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品
明确阅读方向
2
本文语言也有很精彩之处,请你认真摘抄到积累本上。
摘抄语句

 
课后学习:摘抄精彩语句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
 
课前学习:收集《诗经》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读诗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简介《诗经》的在关知识,了解我国古诗歌悠久的历史
交流,讨论
2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语调的处理
朗读,指正
3
组织学生朗读比赛
朗读,评价

 
第二块:品诗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阐述问题:1、两首诗各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情景?2、诗歌的语言有何特色?3、诗歌表达了主人公的什么感情?4、全诗很多语句反复进行,有什么作用?
细品诗歌,讨论交流,
2
总结归纳
总结
3
简介《诗经》中的其他诗歌
理解,加深认识

第三块:诵诗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指导学生在前面理解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
朗读成诵

 
课后练习:背诵诗歌。
 
第10 11 12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本单元所列综合学习与探究,重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品味”、“感悟”、“欣赏”的读书方法的运用能力。
达到这一点:
 
第一课时,可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上所列的几个问题,教师要注意挖掘出每一道题的内涵,具体可见教参上的说明。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结合教材中第五题指导学生能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方案设计略。
 
第三课时,自由创作活动。选取自己熟悉的一个方面,写一篇自己的小说,或是教师自己命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九年级(上)字词学习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合集
九年级上习作指导“我心中的小康”教案
九年级上作文一《我爱家乡的风物》导学案
2012年苏教版九年级(上)试卷合集(含单元、期中、期末、综合)
苏教版九年级(上)表格式教案合集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练习的类型与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翻译合集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学习与实践》导学案
作文课《感悟真爱,抒写亲情》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简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简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简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读本名句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译文合集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导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苏教版《专题: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练习试卷合集
苏教版九年级(上)文学文化常识
初三学生作文精选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各单元练习及期中期末试卷(全)
小说文体知识点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树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内容
《写出人物的个性---肖像描写》ppt课件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词语手册及单元练习合集
苏教版九年级(上)教案合集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