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默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题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
2、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参考答案】
1、这道题检查学生把握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是“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解题思路是:本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云的千姿万态,最后一句话总结,点明中心,后面的文字是对它的具体说明。
2、云的种类繁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设计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云的种类,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课文。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先把云分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按照云的光彩分为四种。列表如下:
晴天云简表
| 云名 |
云的形态变化 |
高度 |
厚度 |
天气征兆 |
| 卷云 |
像羽毛响绫纱,丝丝绿绿的漂浮着 |
最高 |
最薄 |
象征晴朗 |
| 卷积云 |
像水面上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
很高 |
很薄 |
无雨雪 |
| 积云 |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
2000米左右 |
较薄 |
阳光温和 |
| 高积云 |
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
2000米左右 |
较薄 |
天晴 |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 云名 |
变化过程 |
形状 |
位置 |
天气征兆 |
| 卷层云 |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
高 |
晴转阴 |
| 高层云 |
卷云越变越厚 |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
低 |
将下雨雪 |
| 雨层云 |
高层云变得更厚 |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
更低 |
雨雪连绵 |
| 积雨云 |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
乌云密布天空 |
更低 |
雷雨冰雹 |
云的光彩简表
| 光名 |
产生和分布情况 |
色彩 |
天气征兆 |
| 晕 |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
里红外紫 |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 华 |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
里紫外红 |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晴 |
| 虹 |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
彩色圆弧 |
东虹轰隆西虹雨 |
| 霞 |
早、晚,太阳照者对面的云彩 |
云层变红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二、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在形式上还应该是排比句)。
【参考答案】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解答此题主要靠想像和联想。从形状入手,既考虑静态,又考虑动态。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开展活动
1、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2、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阅资料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分类积累。
此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从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