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黄生借书说》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29


《黄生借书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生借书说》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文选自《随园全集》,这篇文章是作者袁枚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生条件,奋发向学。
2、教学目标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本单元继续进行诵读练习以增强语感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了解“说”的有关知识和作者。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背诵课文。
(3)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4)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阐明道理的写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编者的意图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看,它是一篇自读课,但我觉得这篇文章所提的“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确定课文的重点是读通全文,领会“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难点是对比的写法。
二、说学情
对于一般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文字障碍比较多,虽然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但仍然要提醒学生不可望文生义,因此,我在设计时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让学生在读顺文全文的基础上,再来翻译词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交流来完成本文的学习。特别是穿插一些教师的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三、说教法
1、朗读、疏通法(领悟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与疏通文章是分不开的。在把握课文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而培养语感正是语言教学的核心之一。
2、开放学习法,创新是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必备素质,创新学习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学习者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发展创造性。
3、教学辅助手段:电子白板。
四、说学法
1、本文是篇课内自读课文,但本文对当今社会现实很有教育意义,所以,我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的学习方法。①给生字注音;②反复诵读;③参照注释、资料、疏通文章;④展开讨论。
2、对教材的处理。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指名学生完成口头完成练习,学生对照练习,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检查学生在课前预习效果,便于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同时疏通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便于下面学生自学课文。
请你结合文下注释、工具书试译全文,如有疑问,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看谁准确、先解词,后译句子,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导学第一段,学生开始自学,相互探讨、研究、交流,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学,这也是先学后教中的比较重要的体现
品品(三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深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体会。
这里设计三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学生阅读、练习
养成学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在相关题材的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生课堂学习评价
师生评价
主要是引入评价机制,激励老师评价或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
 
七、附:
《黄生借书说》
(一)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四年后以父丧为由,辞官归家,定居江宁,在小仓山下筑“随园”,自号随园主人,优游其中近50年。
袁枚的思想比较自由解放,他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宋学派都表示不满,特别反对汉学考据。袁枚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提倡诗写性情、遭际和灵感,反对尊唐之说,不满神韵派,也批驳了沈德潜的主张,创为性灵派。
他在《随园诗话》中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强调作诗要有真性情,要有个性,这对当时的拟古和形式主义的风气,有极大的冲击力。他的诗作多写性灵,抒发闲情逸致,流连风花雪月,关乎民情者不多,缺少社会生活内容,但比那些模拟格调或以考据文字为诗的作品,却别具清新灵巧之风。有《小仓山房诗文集》。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还有笔记体志怪小说专集《子不语》,虽然其中有些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但文笔流畅,叙事简洁婉曲。散文名篇有《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二)关于“说”的文体简介:
古代的“说”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一般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有时则兼有或多或少的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作者的精辟见解,跟现在的杂文或杂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又常采用类比、因小见大、借题发挥的写法,能取得发人深思的效果。
(三)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作案(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
《黄生借书说》段落精解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比较阅读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对比阅读练习
《黄生借书说》配套练习
《黄生借书说》教案6
《黄生借书说》学案3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13页)
《黄生借书说》教案5
《黄生借书说》教材解读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黄生借书说》复习指南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3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态》《黄生借书说》教案1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4
《黄生借书说》一句一译ppt课件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21页)
《黄生借书说》教学反思
《黄生借书说》复习试卷
《黄生借书说》读后感(2篇)
《黄生借书说》学案
《黄生借书说》课堂实录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6
《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5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4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2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3
袁枚《黄生借书说》mp3音频朗读
《黄生借书说》教案3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黄生借书说》《论读书》教案及练习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2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1
《黄生借书说》译文
《黄生借书说》教案2
《黄生借书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