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黄生借书说》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29


授课时间:2009年5月14日

授课地点:江夏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微格录课室

主讲人:江夏区五里界中学 田军

评点人:江夏区教学科研室 彭敦运

 

【实录】

师生见礼。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学生坐下。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黄生借书说》,我们先一起读读“学习目标”,(教师手指白板上)“学习目标”开始。

生齐读:(1)通过朗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背诵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并能通过文下注释疏通文意。(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阐明道理的写法。(4)理解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

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效果,看大屏幕。请快速在课本上找出答案。

生:使……出汗。

师:课本上说,动词,使……出汗。

生:只。

师:很好。

生:借

师:借给,后面一个呢?

生:动词,现出

师:好,请坐下,下面一个。

生:仔细的看

师:好,下一个。

生:动词,把书公开给别人用

师:好,后面一个呢?

生:吝惜。

师:好,第二到题目是“有些词语的意义在今天发生了变化,这叫词语的古今义,结合课文说说他们的不同意思”。

生:祖父古代的意思是祖辈和父辈,现在是父辈。

师:子孙呢

生:子孙古代的意思是儿子和孙子,现代泛指后代。

师:第一位举手的女生,请你说说。

生:无论在古代是不要说,现代是不管的意思。

师:是一个关联词。好,女生表现也很好。

生:夫人在古代意思是那个人,现在的意思是妻子。

生:子在古代意思是你,现在的意思是儿子。

师:子在古代还有先生等意思。这一个环节大家做的很好,我们很会预习,效果很好。我相信大家在下面的学习环节会表现的更好。

师:先看学习目标的第一个目标:通过朗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背诵课文。今天读书呀,我想提一些要求,希望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读。第一段我们齐读,要求读的整齐,声音响亮。黄生允修借书,开始!

生齐读: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师:读得很有感情,读第二段老师有一个要求,男女生分开读,先男生读,后女生读,从那里分开,老师先不说,看我们能不能够找到,而且还要整齐。(让学生默看10秒钟)开始读了,“非独书为然”起。

男生齐读:“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女生齐读:“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我还以为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教师指一名男生)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你,你为什么在这里停呢?

生:因为我认为第二段可以分为两层。

师:那么前面一层说什么,后面一层说什么呢?

生:我认为前面一层说的书不是我的,那我会怎么想,后面说的是这些书如果是我的,那么我会怎么想。

师:请一位女生说。

生:我觉得这不仅是说书吧,天下的所有事务都这样。

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如果这些书不是你的,你就会去读,如果不是你的,你就会把他们放在书架上。

师:你说的还是书,下去后你再仔细想想,把这个道理完整地总结一下,书是这样,其他的事也是这样。(对其他学生)这前后两个部分,还有什么关系?

生:对比。

师:读第三段老师有一个要求,还是男女生分开读,先女生读,后男生读,从那里分开,老师还是不说,看我们能不能够找到,而且还有一个要求,女生的声音稍微大一些。(让学生默看10秒钟)开始读了,“余幼好书”起。

女生齐读:“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男生齐读:“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师:女生也是很聪明的,(指名一女生)我还要请教一下,你为什么在这里停呢?

生:前面说的是我很贫穷的时候,我向别人借书,借不到,和珍惜书。后面一部分说的是做官后,有了钱,买一些书,就放着不管了。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停顿)她说的很好,前面说的是很穷的时候对书态度,后面说的有钱了,有书了,对书的态度。这里我还想让同学们换一种方式读,男生先读,找到另外一个停顿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让学生默看10秒钟)开始读了,“余幼好书”起。

男生齐读:“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

女生齐读: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实很聪明,这么难的题目都难不住大家,(指名一男生)我还要请教一下,这里为什么也可以停呐呢?

生:这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写的作者小时候的事情和做官时候的事情,所以可以结合在一起,做官之后的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他做官后买书,一个是黄生过来找他借书,所以就这样处理啦。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生:我觉得前面说的态度,后面这句是对前面态度的感慨。

生:我觉得把他说的改一下,他说前面是态度,我觉得应该是他做的,后面是他发表的感叹。

师:前面是做法。

生:嗯

师:我们把大家说的结合一下,前面是说的事,后面是感叹。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题目“说”的意思,古代的“说”是一种文体,篇幅一般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有时则兼有或多或少的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作者的精辟见解,跟现在的杂文或杂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又常采用类比、因小见大、借题发挥的写法,能取得发人深思的效果。

师:最后两段,我们一起读一遍。“今黄生贫类予”开始。

生齐读: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师:前面第一个环节,我们表现很好,鼓励一下。(生鼓掌)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个目标,议议。请你结合文下注释、工具书试译全文,注意文中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如有疑问,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看谁准确、先解词,后译句子,然后全班交流。(15分钟)

学生开始结合文下注释试译,教师巡回查看。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相互提问,抢答。

生:“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这句话怎么译?

生:既然这样,我本来就不幸遇到了姓张的人,姓黄的本来幸运遇到了我。

师:你觉得同不同意他的说法?

生:我觉得很别扭。

生:这是一个问句,即然这样,是我本来就不幸遇到了姓张氏,姓黄的本来幸运遇到了我呢?

师:这是一个问句,你读书很仔细呀,很好,请坐下。还有不同的说法。

生:是我遇到了姓张的不幸,还是黄生很幸运遇到了我呢?

生:其切如是。

生:迫切想知道

生:我认为他那种迫切的心情,像这样。

生:书非借不能读也

生: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及时去读

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去读

生:故有所览辄省记

生:所以在书上看到的东西就牢牢的记住

生:所以所看到(的书)立即牢牢的记上心头

生: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生:借书的人很专心,小时的岁月很可惜.

生:然后感叹借书的人读书是多么的专心,而小时的岁月多么的珍惜

师:用心干什么?

生:用心借书。

师:再想想。

生:用心读书。

师:用心读书,用心读书要好一些吧。刚才我们一起翻译了文中的一些句子,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

教师翻幻灯片。

师:我本来设计了一个环节,如果大家对“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不理解,就让大家开展一个朗读训练,结果发现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个环节没有意义了,就取消吧。我们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品味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完成学习目标3、4,大家看大屏幕。完成练习一:通读全文,理解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阐明中心论点,文章有多处对比手法的运用,试在找出文中的对比,分析其作用?

学生读书,开展小组讨论。

师:我们请同学先说说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我们找的是第三段的“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讲的是我小时候家庭贫困难以得到书,张氏藏了很多的书进行对比。

生:我们认为第三段是把小时候的我和长大后的我进行对比。

师:具体说一下,好吗?

生:小时候没有书读,长大后有书不读,进行对比。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有书和向别人借书进行对比。

生:我小时候向张某借书,他没有借给我,而黄生向我借书,我借给他进行对比。

生:我要说的是第一段,藏书的人不读书,和我借书进行对比。

师:这里有我借书的内容么?

生:没有。

师:再找找。

生:第一段最后一句:“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这也是对比,祖父积书和子孙弃书进行对比。

师:这也是一个对比,你读书也很仔细。

生:第二段,我借书和拥有书的心理进行对比。

师:老师也把本文的对比进行了总结,请看大屏幕,共有8个。(学生看大屏幕)(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

这里能够体现作者观点“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是哪几个对比。

生:4、5、6吧。

师:你说的很好。(指大屏幕)我们再看第二题:本文是议论文,但从表达上看,是否以说教的方式来训导黄生呢?

生:我认为本文作者没有用说教的方法说教黄生,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喜爱读书,长大了以后,当了官,有了钱,买了书,却束之高阁,不读它们了。

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黄生,要好好读书。

生:他举了很多例子,第一段的天子之书,第二段用自己的事来说,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都应该认真读书。

师:举了很多例子,目的是让黄生理解。

生:我认为第一段是举了一些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其他人之书的例子,很有说服力;第二段说了自己的看法、观点;第三段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第四段用了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娓娓道来,完全没有说教的感觉。

师:你说的很完整,她的答案告诉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按照行文的顺序,力求完整。

我们看第三题: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生:我认为不是的,要看一个人的态度,如果他爱书的话,借书他也会读,买书他同样也会读。

师:这要看那个人是否喜欢读书。我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只想用一句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我觉得要学习本文对比的手法。

生:我们现在拥有很好的条件,要珍惜,要好好读书。

生:我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读书。

生:先从黄生的角度来说,借书就应该认真地读,从张氏的角度来说,别人向你借书,你就应该借给别人,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学习他小时候读书态度,长大以后,争取做到,有书就应该认真地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黄生借书说》,完成了四个学习目标。大家在预习、学习等环节中表现很踊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种很好的习惯!

下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作案(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
《黄生借书说》段落精解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比较阅读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对比阅读练习
《黄生借书说》配套练习
《黄生借书说》教案6
《黄生借书说》学案3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13页)
《黄生借书说》教案5
《黄生借书说》教材解读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黄生借书说》复习指南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3
《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态》《黄生借书说》教案1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
《黄生借书说》教学设计4
《黄生借书说》一句一译ppt课件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21页)
《黄生借书说》教学反思
《黄生借书说》复习试卷
《黄生借书说》读后感(2篇)
《黄生借书说》学案
《黄生借书说》说课稿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6
《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5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4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2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3
袁枚《黄生借书说》mp3音频朗读
《黄生借书说》教案3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黄生借书说》《论读书》教案及练习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2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1
《黄生借书说》译文
《黄生借书说》教案2
《黄生借书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