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阅读教学指导 >>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育学生大量的阅读
作者:litingmei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0-18


作者EMAIL:litingemi----520@163.com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育学生大量的阅读
李廷梅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   云南  昆明)
    摘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必须途径。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提高。然而初中生处在阅读的朦胧期,对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怎样培养学生大量的阅读作为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我校开展的阅读课及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习惯来探索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大量的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大量阅读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上面这段话明确的指出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也明确的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分别应该尽到的义务。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作为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现在的学生大多迷恋网络,在QQ上聊天交友,在网络的帖吧里发些牢骚,也成为很多学生的爱好。能静下心来好好拿起本书来阅读的孩子很少。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反省: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做到新课标里要求的少做题,多读书?有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学生真正读了吗?这一个个的问号对于我们很多的老师来说恐怕都很难做出肯定的答案。因此培养学生大量的阅读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在眉睫!
    大量阅读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等。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他博文《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中写到:“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那么,答案就有了。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因此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走向成功之门,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并且会大量的阅读。
    阅读又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课内的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结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使学生无论在课内和还是在课外都有阅读的收获。
    (一)课内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师课堂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宝贵的45分钟时间,达到阅读的教学目标。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语文教师,就发现有些教师仍然在课上只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和讲解,而忘了阅读。老师在上面精彩的表演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老师表演结束了课也就结束了。等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原来一篇文章的学习结束了,学生竟然一遍都没有读过。而我们老师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等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对自己的教学非常的满意,感觉课上得很热闹,也很精彩。但是学生却根本没有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阅读,学生没有熟悉文本的内容,内容都不熟悉又怎能谈理解和掌握呢?我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所写的事理说明文。这位年轻的教师很用心的去准备了课件。导入之后开始学习课文,课件上显示了各种各样的沙漠现象图片,学生开始一幅一副的欣赏。接着有音频资料对沙漠现象的介绍,各种各种的沙漠现象都介绍并且解释了,等讲到“鸣沙” 现象时老师终于提到我们课文里也介绍了请大家找找看,同学面面相觑,找不到。这时反应快的同学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上这课,然后互相告诉周围同学。这时下课的铃声也响了,45分钟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一节不能叫语文课,只能叫一节鉴赏课吧!从头到尾都没有读,老师没有读课文,学生也没有读课文,课结束了学生却不知道讲那篇课文。没有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因此课内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要抓好课内阅读培养出学生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并提高阅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到:①语文课上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要吝惜时间。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②鼓励学生自己大声的朗读,读得尽兴、读得忘我。③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比如: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和浏览等,全班齐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教师指导学生倾听文本本身发出的声音,尽可能走进作者创作时的心声,读出作者的情感,并教会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读法,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比如:节奏、语速、停顿、轻重音、感情基调等。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创造性的读。作到这些学生课内阅读的习惯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有课内有限的阅读那么学生的知识面是无法拓展的。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一点是我们广大的教师都明白的道理,而且都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老师每天都讲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说得是苦口婆心。然而我们大多同学并“不领情”。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也有广泛的兴趣从而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呢?
   ①要使课内培养的阅读兴趣在课外得到拓展和延伸。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为例。比如:第1课《童年的朋友》节选高尔基的《童年》里的一个片段,鼓励学生去读高尔基的《童年》以及自传性的其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第2课阿累写的《一面》,介绍与鲁迅的一面之缘。那么鲁迅是怎么的一个人呢?通过读鲁迅的作品来走进这个为伟人,推荐鲁迅的作品让学生去读《朝花夕抬》、《呐喊》、《彷徨》。第3课魏巍的《我的老师》,介绍他最著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学生去读。教师适当的讲讲所推荐数目的精彩处,吸引学生去读。这些课外阅读材料.都是从课内精读的教材出发而选的.由于学生已听过老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就比较容易引起趣,而且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师生共同推荐新作。要使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单靠课内带动课是不够的-
   内容有限面也较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读的作品,50个同学就可以推荐50部作品。我的做法是:以比赛的形式看谁看过的书多、推荐的书好!每周安排两个同学推荐两部作品,推荐时要求说出为什么推荐此书?推荐的理由有几点,说出来。从而说服其他同学去阅读。老师也可以推荐适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同学,同学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同学还可以推荐给老师。推荐阅读的范围广泛:文学的、科学的、侦探冒险的,历史的,还有报刊、杂志、小说等等都可以,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有阅读价值的作品。使全班同学和老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合作的好氛围。本学期我的同学就向我推荐了好多作品,其中推荐最多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我细心的研读了这本书,并查找和学习了这本书相关所有资料和作者的其他作品和同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学非常兴奋、激动,通过师生互相平等的交流学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为了给学生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平台,我校定期开展读书竞赛,诗词朗诵大赛,讲童话神话故事赛,成语接龙、名人名言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面。运用好假期的大量时间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记读书笔记。
   (四)掌握学生的阅读的成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老师作了大量的工作叫学生阅读。但是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去阅读而没有掌握学生阅读的成效,甚至不知道学生阅读了什么内容,那么老师所有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工作都是失效的,就像风筝断了线、马失去了缰绳。特别是课外阅读,因为在课外进行,更无法知晓。这时我们要掌握学生阅读的成效,怎么办呢?就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开设了阅读课,每周一第七节课为阅读课。在这节阅读课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全班同学把自己前一个星期包括周末读的作品,用几句话概括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二,同桌之间读书笔记的相互交流和批改,然后七嘴八舌评讲,最后教师做出点评。第三,“我读得最好”的环节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声有色的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的反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他同学也学到了新的知识,使阅读课成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这样真正的使大量的阅读落到实处。老师和同学都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阅读收获。一个学年的实践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阅读的量也大了。超过了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量。达到了大量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仲庆花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第1-2期 2005.33
【3】张磊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语文教学研究 科技文汇2007.1(下半月刊)
【4】呼玉山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学实践平台2002.10
【5】周国平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周国平博客    2008.04.20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散文阅读方法
谈谈说明文的教学要点
如何提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浅议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记叙类课文教学浅探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初探
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高中现代文教学初探
高中戏剧教学初探
阅读教学:要从训练教学走向运用教学
如何做阅读批注ppt课件
记叙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ppt课件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天使的礼物(课外阅读教学)
浅谈比较阅读教学
《台阶》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
浅谈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做到有价值
阅读教学应以什么为抓手
中学语文阅读之我见
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味”
初一语文阅读解题方法
学生阅读时不会批注怎么办?
关于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小课题研究
试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
感悟“比较阅读”——阅读优秀课改经验所感
中学生阅读知识及能力简表
阅读基本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
体验式指导下的戏剧教学策略探究
高效阅读指导(含课件)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讨ppt课件
促进阅读的策略
浅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
诗文品味阅读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四环节”
现代文阅读方法谈: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抓文章的中心主旨
抓住关键,有的放矢——谈谈说明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于说明文教学的四种方法及作用
高考正在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生态
阅读教学的心理流向与教学设计
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敏感性及其训练摭谈
2010-2011年上学年课外阅读教学总结
高中阅读教学指导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