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黑信》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0-04


比较中寻求异同    探究中发展思维 
《黑信》说课稿 
运城市教研室    孙精珍 
一、教材分析 
  《黑信》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性灵愚慧”中的一篇课文。 
北师大教材,特色鲜明。一是特别注意同一对象在不同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价值观念,突出“综合中的丰富,丰富中的综合”。二是形成同类主题或题材的课文组合,提供现成的可比性,从直接的可比性中显示共性、个性和差异,从而进入探究学习的层次。 
依据编写意图,本课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把矛头直接指向民族的敌人,指向敌人的腐朽、弱智和凶残。 
二、学情分析 
    1.估计学生的思维热点。结合多年课堂教学经验,通过换位思考,我估计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对警察局长这个人物的理解,思维热点不仅仅停留在他是一种自作聪明的蠢人,可能有学生认为他是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国人皆知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在备课时,我只所以要尽最大努力,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全答案,目的是为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2.洞悉学生的心理和时代精神。一个时代和文化背景孕育了一个时代的作品,同样一部作品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所以要对这个作品有基本的认识,需要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把握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思想感悟。事实上,当代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往往会融入时代的精神,以今人的眼光来反思这些优秀作品,可能觉得前人的某些观点、主张在今天看来不是那么适宜,至少不是那么好理解了。备课时,我考虑用30年代,我们的民族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来引导学生理解在哈谢克生活的多年,捷克的民族敌人就是奥匈帝国。再有对《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受骗的原因,估计学生还会认为:皇帝上当不仅仅是他的腐朽、奢侈和愚蠢,关键是在那个年代,个人没有信心,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在备课时要认真估计学生的思维热点,洞悉学生的心理和时代精神,注重学生的多元理解,重视备学生的“可能”。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中有本,目中有人,临阵不慌,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才能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三、教学理念 
    1.比较与探究相结合。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即人们常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乌申斯基也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注意同一对象在不同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但也要尽可能多地严格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力;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变为教学内容。这一变革,是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浮躁与尴尬,从表面上看,学生动起来了,一读到底,一悟到底,一堂课,教师究竟要教会学生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师跟着学生乱转一气,为此,专家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过于模糊,大声呼吁,变教学目标为教学内容,这一变革的成功与否,还有待于实践的验证。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定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内容是从学生阅读的层面来设计的。第二个内容是从学生学习语言的层面来设计的。第三个是从整个教材的编写意图上来设计的。 
    2.教学重点的设计。一是依据文体的特征。本文的体裁是小说,但这篇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因而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通过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更深层次上引导学生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3.教学难点的设计。一是针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情感方面只会注意抑扬顿挫,忽略文学是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高于生活,因而教学难点的突破,要紧紧抓住黑信的主要内容,根据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和行动,认真揣摩研习。抓住关键词语“下台大吉”多元理解警察局长。关于这一复杂人物的理解,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恰到好处,避免学生进入思维的误区。 
    4、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在《皇帝的新装》中,安徒生让那个昏庸无能,愚蠢奢侈的皇帝,赤身裸体地上街游行。这幕荒诞的闹剧,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哈谢克笔下的这个皇帝弗里德里郝,在庆祝他登基三十周年大典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怎样的《黑信》?设计意图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提醒学生本课要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第二个板块是读议结合,分析人物。从学生读深、读透文本的角度,我设计了四个层面的阅读,时间大约20分钟。设计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享受文学,展示才华的时间和空间。二是通过多角度的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皇帝和警察局长,从而深刻理解文本内涵。 
    第三个板块是比较探究,发展思维。教学的重点是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与差异。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比较探究,主要从写法、内容、分析原因等层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 
      第四个板块是展开想象,改写故事。经过30多分钟的热身思考,学生的思维火花发生碰撞,激发起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愚人为镜,通过改写故事,学做一个富有智慧的人。 
五、教学效果 
    1.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分角色朗读设计,先是四人一组,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并给充分的时间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互相点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整个教学流程自然而然地进入品析语言的状态,在一种“涧物细无声”的氛围里,学生享受着文学的熏陶和滋润。 
    2.学生的思维深刻。 通过比较探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人生。如让学生思考两个故事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这样学生就要站在大臣、大人、小孩、警察局长等人物的角度来深刻思考。有的学生就这样说:“我不敢学习小孩,完全说真话,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跟陌生人说话,防止上当受骗。”确实这不是学生和家长的错,这是社会的不和谐,给人生活带来的阴影。 
六、教学反思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强烈的要求发言,使教师无所适从,这样的结局就是时间不够,课堂上出现前松后紧,今后在如何组织教学上要多加研究。 
    2. 学会恰到好处的课堂评价。课程改革的成效就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来自学校的课堂,有更为广阔的社会,有传媒,有网络,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当课堂上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真实,但有悖于文本的价值取向时,教师如何科学地给予评价,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是研究的阵地,教材是研究的载体,学生是研究的对象,在这一亩三分田里,学生的精彩,就是我的精彩,学生的快乐,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谢谢大家,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比较·探究《黑信》《我若为王》练习题
《黑信》导学案
《黑信》教案4
《黑信》ppt课件3
《黑信》《我若为王》学案
《黑信》学案2
《黑信》学案
《黑信》教学设计3
《黑信》教案2
哈谢克《黑信》课文阅读
《黑信》ppt课件2
《黑信》《我若为王》同步练习
《黑信》教案1
北师大版《皇帝的新装》《黑信》《我若为王》《童区寄传》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黑信》ppt课件1
北师大版《黑信》备课资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