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北师大版《黑信》备课资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4


《黑信》

研讨要点
  一、同样都让皇帝丢了丑,为什么《黑信》中的警察局长被赶下台了,而《皇帝的新装》里的大臣们却没有?关键是他们的行动与皇帝是否一致,是否迎合了最高统治者的愿望和利益。

  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黑信》有具体的国家和国王的名字,《皇帝的新装》则没有,这种不同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安徒生写的是童话,讽刺的是普遍的人性的弱点。而哈谢克写的是小说,这样写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同时作者作为民族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目的之一是直指民族的敌人。

  详见练习二解答。


主编导读

  和《皇帝的新装》相比,这个故事表面上看似乎是写实的,但其实不然,而是具有很强的想象性。如果按纪实的文章来读,读者很可能要怀疑其情节的合理性。哪能有这样愚蠢的国王和警察局长呢?这说明,在不追求纪实性的描写这一点上,它和《皇帝的新装》有共通之处。但是,比较起来,二者又有区别。最明显的是:《皇帝的新装》更带概括性,连皇帝的姓名、国家、年代都一概省略了。而这里却交代得很清楚。德国中部的一个邦,皇帝的名字也清清楚楚:弗里德里赫。

  在安徒生那里,他所讽刺的是普遍的人性,不但是统治者,而且连一般老百姓在内,都在共同的声音的压力下,失去了按照自己的感觉讲话的能力。而这一篇小说所揭露的不是人类共同的弱点,而是具体的皇帝和警察局长的愚蠢和弱智。这不是所有的皇帝和警察局长,而是德国的一个邦的皇帝。

  为什么一个捷克作家要选中一个德国的城邦的皇帝来进行批判呢?

  因为在哈谢克生活的当年,捷克是受到奥匈帝国,同时也是受到德国统治的。作为一个民族解放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他当然要把矛头指向统治他们的民族敌人。这在他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我们30年代的作家几乎一致把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一样。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萧乾先生在哈谢克的经典之作《好兵帅克》序言中对于他的介绍: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出生于布拉格。他的父亲是一所私立德国中学的数学教员,薪俸微薄,家境贫寒。哈谢克十三岁丧父后,就去一家药铺当学徒。一八九七年,当哈谢克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年时,他就参加了反对异族统治者的活动,常常扯掉他们贴的戒严布告,撕破奥匈帝国的国徽,砸碎反动政府机关的窗玻璃,并曾因参加反德游行而被警察以“军事裁判法”名义逮捕,投入牢狱。哈谢克十六岁进了一所中等商业学校。级任老师是历史小说家阿洛依斯?伊拉谢克,他在班上时常讲述捷克民族英雄的轶事,对哈谢克的启发极大。

  商业学校辍学后,哈谢克没有进银行去当职员,却选择了写作的道路。读书期间,他就经常为《人民报》写稿,一九○七年当上了《公社》的主编。他经常到内地对矿工及纺织工人演讲,不断受到奥匈帝国特务的监视,曾因反抗警察坐过一个月的牢。一九○八年他两次为警察局传讯,一次是由于他试图扯下挂在温塞斯拉斯广场上的奥匈帝国国旗,另一次控告他的罪名是“扰乱治安”。

  当时的捷克受奥匈帝国统治,捷克这个国家只是奥匈帝国的一个省份,叫做波希米亚,现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在当时是波西米亚省的省会。在军队里,捷克士兵受德国军官的奴役,哈谢克看到德国军官把捷克人当做狗一样呼来喝去,他就在经典小说《好兵帅克》中创造出一个可笑而又可爱的小兵形象,嬉笑怒骂,以喜剧性荒诞来讽刺奥匈帝国的军事机器的腐朽和野蛮。

  虽然有如此的不同,但是在故事的喜剧风格上,《黑信》和《皇帝的新装》之间又有深刻的相似之处。从故事来看,二者的情节无疑是一样可笑的。哈谢克嘲笑的是德国统治者的愚昧,愚昧到居然把骂他是“傻瓜中的傻瓜”的信,念了五十来遍,才发现是匿名的,他并不能凭借他的独裁特权惩治这个人物。为了这样一件小事,他居然要召开国务会议。这个会议具有秘密的性质,只有四位枢密参赞参与。

  这里有矛盾可以分析。第一,谩骂国王的这封信的内容本来是绝对保密的,可是国王自己却一再反复地把它讲了出来。第二,明明是为了维护自己专制的权威,才对发信人进行凶残的惩处,可是却堂而皇之地宣称是“为江山社稷计”。国王的愚昧中包含着凶残,包装在堂而皇之的话语之中。

  这一系列矛盾是如此之显而易见,就构成了滑稽的感觉。

  但是,这样的滑稽感还不是文章的高潮,接着召开的议会会议使滑稽感提升了:一方面是议会主席宣读了国王亲笔书写的呼吁臣民忠诚的诏书;可是另一方面,事出何因,议员们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会场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氛”。而自作聪明的警察局长主动求见,而且踌躇满志,宣称自己一定会“一鸣惊人”,至于如何办案却秘而不宣。其结果却是在悬赏捉拿的布告中,把谩骂国王是“傻瓜中的傻瓜”的话广为传播,弄得举国皆知国王是“傻瓜中的傻瓜”。

  警察局长因此下台。这样的结局显示了三重矛盾:

  第一重,在权力的极端专制和机构本身的效率低下之间;

  第二重,在权力机构的凶残和官僚的弱智之间;

  第三重,国王居然事后才感到后果严重,把警察局长轰下了台,说明他的政治智慧和操作上的迟钝,确实是“傻瓜中的傻瓜”。


参考资料
哈谢克简介 
  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生于布拉格一个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去世,他同母亲和弟妹靠乞讨过活。高中毕业后,遍游全国,广泛了解社会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被奥匈帝国编入捷克兵团赴俄国作战。十月革命爆发时,在俄国参加了革命。1918年2月,加入苏联红军,不久参加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返回捷克。

  哈谢克于20世纪初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发表的短篇,大多反映下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抨击封建统治者。他的短篇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语言朴实、简练,富于幽默感。后来他写过不少小品文和政论。哈谢克创作的最大成就是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一译《好兵帅克》),这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刺作品,作者以他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时所获得的素材写成。



练习•探究与解答
  第一题

  《黑信》中的警察局长不仅让国王丢了丑,直接损害了国王的利益,而且他的做法并不是国王所希望的。《皇帝的新装》中的大臣们虽然实际上也使皇帝丢丑,但他们的行动与皇帝是一致的,他们和皇帝都没有怀疑布料,都如童话中说的,以为别人一定看得见这块新布料。所以,是否迎合了最高统治者的愿望和利益,是他们遭受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当然,如果大臣们(特别是前头两位大臣)说了真话,皇帝的利益是不会受损,不会丢丑的,但这就不是现在的《皇帝的新装》而要写成另一篇故事了。如果超出文本,在续编故事中,可以设想结局之一是大臣们尤其是头两位大臣受到了惩处,因为他们骗了皇帝,使皇帝以为真有这块布料只是自己看不见而已。

  警察局长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自作聪明的蠢人。另一种解读成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国人皆知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一般而言是第一种解读,但第二种解读也未尝不可,也有它的合理性。

  第二题

  “主编导读”已就这个问题做出了基本回答。《皇帝的新装》并不指出具体的国家、时代、名字,好处在于揭示、讽刺的是普遍的人性的弱点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尤其是腐朽的最高统治者)的普遍本性。《黑信》有名有姓,给人一种真实感、现实感。这也是小说和童话不同的写法特点。尽管《黑信》中的夸张、想象、虚拟成分很突出,但童话的虚拟性可以更强,可以更为夸张,想象的成分可以更大。人们并不因此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实性。它的真实感、现实感在于它表现的情感、思想、人物命运、内在逻辑的合理性上。《黑信》这样写的另一个好处或者说另一个原因就是“主编导读”指出的作者哈谢克的创作目的。他要把矛头指向民族的敌人,指向敌人的腐朽、弱智和凶残。

  这里,不是说《黑信》缺乏普遍意义,小说所讽刺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腐朽、愚蠢同样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也不是说,两篇作品不同写法的各自好处是对方的短处。总之,本题的意图主要在于让学生注意到、感受到类似的主题、题材,可以有不同特点的写法。教学中还可以引入其他课外读物比照。当然,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问题不必作为教学的内容。《黑信》作者的创作背景、意图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也不作为必要之点去掌握。


词句品位•积累与说明

  引句的评点,已扼要地说明了加点词语好在哪里。光是写“国王气得要命”,效果显然差多了,因为具象性、文学的感性弱了。当然,如果具体的描述反而不能表现出国王气糊涂了的神态,那就不如用“气得要命”一句更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比较·探究《黑信》《我若为王》练习题
《黑信》导学案
《黑信》教案4
《黑信》ppt课件3
《黑信》《我若为王》学案
《黑信》学案2
《黑信》学案
《黑信》教学设计3
《黑信》说课稿
《黑信》教案2
哈谢克《黑信》课文阅读
《黑信》ppt课件2
《黑信》《我若为王》同步练习
《黑信》教案1
北师大版《皇帝的新装》《黑信》《我若为王》《童区寄传》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黑信》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