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藕与莼菜》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6-20


《藕与莼菜》说课稿(课后) 
紫阳中学 宫青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要说课的课题是叶圣陶的《藕与莼菜》。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作业与板书设计、课后渗透分析这四个方面对刚才所上的那节《藕与莼菜》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藕与莼菜》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故乡情思”。 
《藕与莼菜》这篇课文本身是一篇借物抒情的美文,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思念之情。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我们七年级的学生,现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归纳、体味文本的能力。 
基于以上三点,在课前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教学目标:1、在圈划、品读中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2、学习对比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借助圈划、品读的方法,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将深浓的故乡情蕴于描写之中 
教法上选择以阅读法、对话法为主,关键问题采用讲授法进行点拨;学法上鼓励学生在圈划、朗读中感知文本关键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则设定为一课时。 


二、教学流程 
1、导入激趣。 
以“说到故乡你会联想到什么?”进行提问。 
【设计意图】:因为我们班的非本地生较多,所以会出现比较新鲜的答案。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顺势提问“说到故乡,叶圣陶老先生想到的又是什么?”引出课题“藕与莼菜”。 

2、新课教授环节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品味感知: 
A、首先,我请学生自由散读课文,圈划品味:作者笔下故乡的“藕”与“莼菜”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B、其次,我以“作者是不是只写到了故乡的藕与莼菜”来引出思考,请学生们找找作者笔下上海的“藕”与“莼菜”又有怎样的特点。 
C、然后,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些描写的语句,体会包涵其中的作者的情感。 
D、最后,提问“全文除了藕与莼菜还写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故乡的人”(即课文第一节)的描写。通过朗读并体会故乡“景清新,人淳朴”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训练学生捕捉字词和圈划的能力,并通过小结明确作者蕴含在字词句中对故乡藕与莼菜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体会第一段,进一步明确作者对故乡景和人的赞美。 
其中,第三项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所圈划词句中形容词、修辞和对比的使用。鼓励学生沉浸文本中。也促成教学重、难点突破。 

第二部分感悟体味: 
A、首先,通过之前的分析,学生很容易明确了作者是借“藕与莼菜”抒发思乡之情。 
B、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六节。通过朗读体会,明确思乡的实质是思“人”。 
C、插入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情的缘由:近十年漂泊在外,思念故乡和亲友之情自然而亲切。 
【设计意图】:因为之前的学习经验和课文分析,学生能自己归结出本文借物抒情的手法。以此引出借物抒情手法的概念,完成板书。此后,主要通过朗读和理解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蕴于文中的深情。 

第三部分拓展训练: 
回忆、交流所积累的思乡诗作。 
【设计意图】:呼应本单元主题,交流展示,拓宽积累,激发自身热爱故乡的情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作业与板书设计 
1、作业 
【设计意图】:正如各位老师课上所见,作业有三项,第一项关注字词积累,必做。后两项能力分层,学生进行选做。摘抄、鉴赏其实是为整体的写作进行积淀。 

2、板书: (PPT出示板书) 
【设计意图】:我希望能通过此板书的设计,为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教学目标在其上也得到了体现。 


四、课后渗透分析 
1、 教学目标的达成 
就理解的层面而言,课文本身的难度不高,学生们在课堂上,借助圈划、朗读、分析等手段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环节分析 
A、新课教授环节中“品悟感知”中,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些描写的语句。学生放声朗读,使文字有声化,更好地沉浸、品读文本。朗读时对关键字词的分析和处理,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蕴于语句中的深情,也促成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B、特意将本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设置在分析第六节时再出现。有了之前对课文的学习,此时的写作背景分析有如催化剂,在之前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3、课堂教学反思 
本课教授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借助圈划、朗读的手段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深情。但课堂上没能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沉浸、品读文本。这一环节是在今后需要强化、关注的。 

附:学习感受 

当理论的学习落实到实践的活动中,我们就更充分、有效地发现了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张老师关于“如何说课”的专业指导。在本周的活动中,指导团的各位专家现场指导,使“说课”这个概念更为具象,让我们受益匪浅。 
《桃花源记》、《我的叔叔于勒》、《藕与莼菜》、《古代寓言四则》,团员们以各个年级为单位,选择同题进行说课的练习。交流过程中,相互肯定对方的亮点,寻找彼此的不足。 
随后,各组推选出各自的代表进行现场的说课。专家们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让我们也在对照的过程中,明确了自身的不足。 
“说课更关注的是‘为什么’”,这一点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说课的对象决定了说课稿的侧重;而懂得取舍,说明环节的设计意图则是我们在说课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组内的讨论中,童老师关于《藕与莼菜》的说课让我心醉不已。我深知,只有基于平日的积淀、自我的不断完善方能进入如此佳境。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前辈的影响下,我也会不断努力,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水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藕与莼菜》教案6
《藕与莼菜》教案5
《藕与莼菜》课堂实录
《藕与莼菜》mp3音频朗读
《藕与莼菜》学案
《藕与莼菜》ppt课件3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方案
《藕与莼菜》阅读练习
《藕与莼菜》ppt课件2
《藕与莼菜》ppt课件1
《藕与莼菜》教案4
《藕与莼菜》图片素材(8张)
《藕与莼菜》教学反思
《藕与莼菜》读后感
《藕与莼菜》教案3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2
《藕与莼菜》教案1
叶圣陶《藕与莼菜》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